來源:網絡 2009-06-20 01:26:50
學習動物的叫聲,是孩子喜愛的游戲形式。我們常會看到孩子邊模仿動物的姿態,邊學著“汪汪”、“喵喵”的動物叫聲這些看來很簡單的模仿行為,對孩子來說,卻非常容易掌握。仔細傾聽會發現孩子將“ga、ga”、“ka、ka”。這所以會出現發聲的錯誤,與其的語音發展水平密不可分:其一,3-4歲是兒童語音發展的重要期,此時語音的進步是最快的,但也存在著較多的發音錯誤。由于兒童生理不夠成熟,不能恰當的支配發音器官,還不善于掌握發音部位,對發出元音錯誤較少,發出輔音錯誤則較多,尤其對m、f、g、w輔音的發音感到困難。其原因是輔音需要依靠唇、齒、舌等運動的細微分化,而3歲左右的孩子由于唇與舌的運動不夠有力,發出的輔音往往是兩個語音之間的音,造成發音不夠準確。其二,兒童學習語音,最初是簡單的條件反射性質的活動,自言自語或跟著他人說,而且不能分辨自己與別人發音上的錯誤。4歲以后,兒童的語音意識明顯發展,對自己和他人的發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做發音游戲,尤其是學習動物的叫聲游戲。因為在動物的叫聲中,包含了較多的輔音,特別是有的輔音拼成音節時,更容易出現發音的錯誤,把“ga”發成“ka”喵喵發成“mo、mo”。由此,孩子可以在學習動物叫聲游戲中,既了解了動物的特征,又練習了正確的語音,對孩子的言語發展有一定的幫助。父母可根據孩子語音發展的水平,和他們玩一些難度不一的發音游戲,如:1.學一學,說一說:孩子看著成人的唇型,學習各種動物的叫聲,把握發音的正確部位。2.聽一聽,找一找:在不同的叫聲中,讓孩子尋找出某種動物的正確叫聲。了解動物的特征,發展孩子的語音。3.學小鴨,嘎嘎叫:成人學習小鴨的叫聲,孩子辨聽“ga、ga”與“ka、ka”的發音不同,并以此方法學習輔音拼成音節時的發聲。4.辨一辨,說一說:成人故意發錯動物的叫聲,如“汪汪”念成“wa、wa”。觀察孩子是否辨別并正確的糾正,提高其語音辨聽能力。5.唱一唱,編一編:跟著音樂節奏,學習小動物的叫聲,在歡快的樂曲節奏中,練習語音。還可以讓孩子創編各種動物叫聲的歌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