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9 16:35:54
妊娠期間受激素分泌的影響,牙齦充血腫脹,容易引發牙周炎,其次還會產生牙周浮腫,牙齒松動,腫瘍等。這些口腔疾患會引發牙齦出血、腫脹、牙痛和發熱等癥狀,影響孕婦進食、休息及營養攝入,從而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更可怕的是,孕婦牙周炎病灶中細菌所產生的毒素可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通過胎盤屏障導致胎兒早產、弱小或畸形。
所以,對于孕婦本身和胎兒來講,營養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時不要忽略了口腔保健。首先應該去認真的保護自己的牙齒。具體方法有這樣幾個:第一個是認真刷牙,刷牙的時候,要選擇一個保潔牙刷,毛絲要稍微的軟一點,第二刷頭要小一點,把各個部位都刷到,還有毛絲尖是圓的,不會刺激到牙齦。另外刷牙的時候要注意方法:上牙是從上往下旋轉,下牙是從下往上旋轉。另外有三個重要的部位一定要刷到:就是下牙的舌側,另外就是上面的兩個頰側,都是牙石容易沉積的地方。
當然,如果孕期發生了口腔疾病,也不必過于擔心。治療的最佳時機妊娠中期,即懷孕4~6個月,此期相對安全,可針對牙病及時診治。而孕前三個月容易流產,此時只能對口腔急癥做應急處理,切忌使用麻藥或自行服用藥物消炎;懷孕6個月后,此時早產時有發生,所以應避免手術和藥物治療。
在營養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孕婦在五六個月的時候,胎兒乳牙的牙胚就開始萌動了,這期間需要有大量的礦物質,包括像鈣、磷這些東西,大約比平時增加50%,同時還需要大量的維生素,這期間盡量選擇含鈣比較多的食物,包括牛奶、豆制品,還有燕麥,還有海產品都可以食用。另外最好是經常曬曬陽光,有利于鈣的吸收。另外吃一些比較脆的食品,比如說蔬菜、蘿卜。這種食品在咀嚼過程中,有按摩牙齦的作用。
民間有句俗話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這個都是與坐月子期間的口腔護理不到位有關系。因為在婦女懷孕期間很多口腔保健沒有跟上,尤其在產后不能刷牙,這整個加起來近一年的時間,口腔保健都沒有做,而且隨著妊娠期間的反應比較明顯,所以生完孩子以后口腔衛生確實很糟糕,這個原因并不是因為生小孩引起來的,而是因為孕產婦自己本身口腔保健沒有做好。那么這種傳統的說法,這種現象存在,是沒有科學的根據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