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04 20:58:02
運動是人的本能。寶寶從離開母體到長大成人活動自如,必定經歷趴、爬、坐、站、走這五次飛躍。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這五次飛躍的關鍵時候給寶寶一些幫助哦!
寶寶每一個新動作的飛躍,都是以相應的神經系統發育成熟為前提,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協調到協調,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
第一次飛躍:趴
趴是寶寶運動生涯中的第一次飛躍。滿月后的寶寶已經顯得不安分了,趴在床上,總是試圖將頭離開床面,眼睛平視前方,打量著周圍多彩的世界。這個趴不僅能鍛煉寶寶的頸肌、臂力,對呼吸、血液循環也有好處。
爸媽巧幫忙:
滿月以后,每天讓寶寶趴上兩三次,每次半分鐘。漸漸地,寶寶就能用手臂撐著床面,抬起胸,揚著頭。再過一段時日,寶寶身子顯得靈活了,會在原地翻身,從仰臥轉換為趴了。
通常,出生6個月的寶寶開始從仰臥位向俯臥位翻身,7個月則從俯臥位向仰臥位翻身,開始了360度的“大回旋”,順利完成身體伸、屈肌間的協調動作。
第二次飛躍:爬
爬始于早期的趴。爬是一項全身性運動,能很好地鍛煉全身伸肌、屈肌協同動作,同時促進小腦和大腦發育。據此,遺傳病學家常指導智力落后的3歲以下兒童練習爬行,以開發智力。沒有經過好好爬就學走的寶寶,由于背肌、腰肌無力,協調功能差,學走路時身體易向前傾,會摔跤。因此,任何時候都不應讓寶寶放棄爬。
爸媽巧幫忙:
爬是需要訓練的。7~8個月的寶寶會用手支撐起上半身似爬狀,起初,并不是向前爬,而是一個勁地向后滑動,這是因為人的運動發育規律有一條叫“先退后進”,學爬時向后滑動是一個正常過程。在向后滑動中,寶寶開始前進——學會向前爬。
在爬行過程中,你可以用玩具逗引,呼喚著寶寶的名字;寶寶不動時,你就助他一臂之力;寶寶有一點進步,即給以微笑、贊許,予以鼓勵。寶寶長到10個月,就會靈活地用兩手、兩膝、兩足尖蹬著爬了,爬得很好看,像個機器娃娃“搖頭擺尾”,好不得意啊。
第三次飛躍:坐
坐是仰臥到直立行走的過渡聯合體,是發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說明寶寶已脫離仰臥為主的襁褓時期。6個月以前的寶寶骨骼很軟,脊柱和背部肌肉都缺乏支持的能力,為防止脊柱畸形、影響正常發育,寶寶學坐不宜過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