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04 20:48:26
酸堿體質確實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大。
對于準媽來說,表現就更明顯,因為準媽媽的體內酸堿度本來波動就很大,而且每個指標的變動都深深影響到寶寶成長健康哦!
·測試你體質是"酸"還是"堿"
·解讀酸堿體質
·不要成為"酸"媽媽·準媽媽的防“酸”秘訣
·如何在孕期改善酸性體質?
·食物酸堿度表
“酸”媽媽和“堿”媽媽
SOFIA懷孕三個多月了,懷孕反應很嚴重,又是惡心,又是嘔吐,身體明顯感覺到臃腫了起來,口氣也很重,正值春季,還常常感冒。而同樣懷孕有三個多月的ASISA卻大不一樣,就是感覺胃口比以前好了很多,別的幾乎沒什么太大變化。
經過酸堿體質檢測發現,SOFIA屬于典型的酸性體質,而ASISA則屬于讓人羨慕的健康弱堿性體質。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健康人的體液是呈弱堿性的,大概pH值是7.35到7.45之間,而低于7.35以下,身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與堿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就會繼續發展成疾病。酸性體質可能引起各種疾病,比如綜合疲勞癥、痛風、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粘度、高血壓、老年骨骼疏松癥、癌癥等。酸性體質者常皮膚無光澤,臉上容易長出不明物。因此,醫學專家提出:人體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而根據統計,國內70%的人屬于酸性體質。
你是“酸”性還是“堿”性?
我們體內絕大部分的器官和組織都是堿性的,例如血液、骨骼、肌肉、腦、心臟、肝臟、腎臟等。人體內也有很少酸性的部分,如胃和皮膚。身體自然結構是堿性部分大大地超過了酸性部分,健康跟體內保持適當堿和酸的程度有著密切關系。
那么怎么判斷“酸”還是“堿”呢?到醫院進行體液檢查是最為準確的手段。當然也可以通過自己的飲食習慣看自己是否"酸"。
一起來做一做下面的小測試吧!
1.你經常喝以下飲品中的:
A可樂和各色汽水,酒類、牛奶和各色奶制食品。B新鮮蔬菜鮮榨汁,大部分水果鮮榨汁。
2.你特別偏愛的食品是:
A甜品、點心、肥肉、紅肉(如牛、羊、豬肉)。B各種蔬菜和大部分水果。
3.你喜歡做的運動通常屬于:
A無氧運動。B有氧運動。
4.你常常感覺自己:
A很有壓力,而且常有消極和負面的思想(如抱怨、責怪別人,憂慮、憤世、發脾氣等)。
B樂觀、開朗、心態積極。
5.你的睡眠質量:
A不太好。B非常好。
6.夏天你是否容易被蚊子叮咬?
A容易。B不容易。
7.冬天,你是否時常四肢冰冷,畏寒?
A是。B不是。
8.你是否有香港腳或身上容易長濕疹等不明疙瘩?
A是。B不是。
9.你是否常出現便秘、口臭等現象?
A是。B不是。
10.你是否容易發胖,體重變化明顯?
A是。B不是。
如果以上10題中,您有5題以上選擇A,那么很遺憾地通知您:您屬于“酸”性體質。
“酸”“堿”解讀:
*絕大部分含糖分的、添加化學原料加工的食品消化后都在體內留存酸性。每日食糖量應控制在50克內為適宜。
*新鮮蔬菜鮮榨汁和大部分水果鮮榨汁,除了增高體內堿性,還能供給各種營養素,包括多種維生素、礦物質、酶、抗氧化劑、纖維素等。
*人體內環境基本是中性的,略偏堿性。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酸性物質,都被血液中的緩沖物質所中和,不致于使人體內部環境呈酸性。
*當患腹瀉時,排出物呈堿性,體內酸會相對增多而呈酸性;大量嘔吐時,胃酸損失過多,體內又可呈堿性。
*每餐進食,食物都有一定的酸堿度,也會影響人體的酸堿平衡。
不要成為“酸”媽媽
準媽媽比平常人需要更多營養。妊娠期的能量消耗很大,也通常會比平常進食更多,而在我們大部分人的通常飲食習慣中,都喜歡吃很多高蛋白的食物,準媽媽的體質因此變成“酸性”的幾率也比普通人更大。
一旦變為“酸性體質”,準媽媽會感到更加容易疲勞,更容易患病,同時,準媽媽的“酸性體質”也對胎寶寶的生存環境大為不利,有報道說,如果準媽媽是酸性體質,容易導致嬰兒出生后經常哭鬧,模仿力和反應都較差,大腦神經功能也較差。體質過酸還可能導致畸形兒。
如果不想讓胎寶寶猶如生長在一個“酸菜缸”里,準媽媽應該更加注意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質、鐵質、無機鹽和維生素。尤其要注意不要攝取過多含糖量高的食品,如糕點、糖果,或高脂肪的食品,否則很容易導致體內堿度下降,引起疲乏、無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