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04 09:44:51
1. 量體重和血壓。
2. 進行問診:醫師通常會問準媽媽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后準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整個孕期中理想的體重增加值為10~12.5千克。
3. 聽寶寶心跳:醫師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4.驗尿:主要是驗準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準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癥、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5.身體各部位檢查:醫師會針對準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來做檢查。由于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為避免過于刺激子宮,所以,醫師會讓準媽媽平躺在診斷臺上,以手來觸摸準媽媽腹部上方是否有腫塊。若是摸到腫塊,就要懷疑是否為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腫瘤居多。
6.抽血:準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準媽媽的血型、血紅蛋白(檢視準媽媽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為未來做防范。
7.檢查子宮大小:準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到35周,醫師為準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厘米數,可大致等于為胎兒周數。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厘米來做一推斷,即小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小;大于3厘米,代表胎兒較大。
8.“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檢:準媽媽可以在孕期11~14周做此項檢查,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癥的高危險群。主要是以超聲波來看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如果厚度大于2.5(或3)以上,胎兒罹患唐氏癥的幾率就會較高,這時醫師會建議準媽媽再做一次羊膜穿刺,來看染色體異常與否。
13~16周
第二次產檢·唐氏癥篩檢·施行羊膜穿刺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準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準媽媽在16周以上,可抽血做唐氏癥篩檢(但以16~18周最佳),并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
至于施行羊膜穿刺的周期,原則上是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有關體重的增加,以每周增加不超過500克為最理想狀況。
13~16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孕婦平常要注意正確的姿勢,要伸直背肌,若姿勢不好,就容易引起腰酸背痛的毛病。不過不要太勉強自己,不論是工作或坐姿都要讓自己處于最舒服的狀態。
□隨著胎兒重量增加,多休息是最好的方法。而且適時使用托腹褲或托腹帶來支撐,也可以緩解腰疼背痛的困擾。
□孕期的性生活,在懷孕初期必須特別注意。若孕婦本身曾有早產傾向,需特別小心。在性姿勢方面,以不刺激、溫和、安全為首要。
17~20周
第三次產檢·詳細超音波檢查·可看出胎兒性別·首次胎動·假性宮縮的出現
準媽媽在孕期20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醫師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準媽媽在16周時,已可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更高。至于最令準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第1胎約在18~20周出現;第2胎則在16~18周會感覺到。此外,準媽媽在20周以后,會出現假性宮縮,大部分會在30分鐘內緩解,但隨著孕期周數的增加,出現的頻率也會愈來愈高。
17~20周孕婦的生活檢視
□孕婦飲食以均衡為主,孕期體重避免增加太多或不足,在產檢時,醫師會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的建議。此階段害喜大致消失,食欲會變得比較好,也是容量變胖的時候,所以在飲食上要有所節制。
□大部分的孕婦容易有腳部抽筋的現象,所以孕期鈣質、鐵質的補充必須充足。但是在補充之前,要跟婦產專科醫師討論,以把握最恰當的服用時機。
□孕婦若有蛀牙及其他口腔疾病,必須事先跟牙科醫師告知懷孕的事實。必須時常注意口腔的清潔,尤其懷孕前期孕吐容易產生胃酸,最好能常常漱口或多刷牙,以保持口腔衛生及牙齒健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