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年輕媽媽之友》 2009-05-06 11:30:24
數學智能,就是發現數字的內在含義,并能把“具體事物”轉變為“抽象符號”,再進行抽象事物的處理。最后,來思考假設與陳述間的關系和涵義。
孩子數學智能的培養,有助于孩子在今后數學計算、邏輯思維、問題解決、歸納和演繹推理、對模型和關系的辨別等方面具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加強對數字的敏感:平時在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加強孩子對數的敏感性。比如,當孩子吃蘋果時,你可以告訴他:“媽媽一共買了6個蘋果,寶寶今天吃1個;當孩子穿衣服時,你啟發孩子:“寶寶有兩雙小襪子,有一個小帽子”;你帶孩子在小區里走,可以有意識地對孩子說:“小區門口停了3輛自行車和兩輛轎車”,在說到數字時可加強語氣,以此激發孩子對數的敏感。
學數數:生活中有許多教孩子數數的機會。比如,你在撿豌豆,給孩子幾顆,讓他邊數邊放進碗里;你在洗碗后要孩子幫你放進碗柜,同時讓他數一數一共有幾只碗;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時啟發他:“寶寶今天玩了幾樣玩具?我們來數一數”。
玩數字游戲:可以經常和孩子玩數字游戲,比如,你說“一二三四”,讓孩子接“五六七八”;你說“一二三四五”,讓孩子接“上山打老虎”;你還可以將數字前后顛倒地排列,使孩子掌握并逐漸察覺數字的可處理性。
運用比數法教孩子計數:將顏色或形狀不同的兩種教具從左到右,上下對應排成兩行,讓孩子觀察每一種教具的數量,再比較兩組物體是否一樣多,然后在下一行教具的后面再增加一個,使孩子清楚地看到一個數添上1,形成一個新數,這個數代表比以前多1個。1~3歲的孩子思維處于萌芽階段,計數能力很低,此階段孩子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認識直觀、形象,知識貧乏,經驗不足,最初的計數是口頭數數,只是機械地按1、2、3、4、5的順序唱數,并不理解數字所表示的內容,帶有“順口溜”的性質。3歲以前的孩子口頭數數一般是1~10之間,能理解4以內的實際意義,形成最初的數的概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