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 2008-12-02 09:45:43
|
年齡(歲)
|
音韻學
|
語義學
|
詞法/句法
|
語用學(運用語言的知識)
|
元語言意識(指語言及其特性的知識)
|
|
0-1
|
對言語的感受和對語音的辨別 咿呀聲開始像本國語言的聲音 |
能夠理解他人言語中的一些語調線索,比如語調的升降、長短音等,并據此判斷哪些音組成一個詞,在哪里斷句等 前語言手勢出現 無義詞出現,即發出一些沒有意義的類似單詞的音 可能能理解少量詞 |
偏愛短語結構,強調本土語言模式 | 能與照顧者共同關注他們正在“談論”的物體和事件 在游戲和談話時按順序輪流“說話” 前語言手勢出現 |
沒有 |
|
1-2
|
出現了簡化單詞發音的策略,即用一個單詞的部分發音來代替整個單詞。如把香蕉說成“蕉” | 第一批單詞出現 在18個月之后詞匯量迅速拓展 單詞意思的過度泛化(一個詞指過多意思,比如“狗”指很多動物)和擴展不足(一個詞的含義太過狹窄,比如“狗”特指他的毛絨玩具狗而不包括別的狗) |
單詞句讓位于兩個詞的電報式言語 句子表達了明顯的語義關系 獲得了一些語法詞素,比如“在”、“的”等 |
使用手勢和語調線索來澄清信息 比較充分地理解談話的交替規則 言語中出現了禮節的最初跡象 |
沒有 |
|
3-5
|
發音改進 | 詞匯量擴大 理解空間關系,在言語中使用描述空間的詞 |
語法詞素按有規律的順序增加 知道轉換語法的大多數規則,即把陳述句變成問句、否定句、祈使句等句式的規則等 |
開始理解言語背后的意思,即“言下之意” 對言語做一些調整以適應不同聽眾 談話中能嘗試闡明明顯含糊不清的信息 |
一些音素意識(如“的”的用法)和語法意識 |
|
6-青少年
|
發音變得像成人 | 詞匯量顯著擴大,包括青少年時期抽象單詞的增加 語義綜合的出現和改進,即能根據上下文綜合判斷出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意思 |
形態學知識的獲得,即懂得構成詞的規則,并能根據這些規則理解不熟悉的合成詞,如“復印機”、“牧羊犬” 糾正早期語法錯誤 獲得復雜的句法規則 |
參照性溝通技能,即根據聽者的需要調整自己語言的技能改進,尤其增強了察覺和修改所發出和接收到的不充足信息的能力 | 元語言意識蓬勃發展,并隨年齡增長發展更加廣泛 |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