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0 15:11:52
動態呈現環境主題
主題環境的創設應根據主題進程,遵循過程性原則,動態呈現。
留白:環境創設并非越滿越好,在主題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要給幼兒“留白”。“留白”的作用是有效觸發幼兒與空置環境互動的愿望,使得他們更有效地利用環境。在“留白”的過程中要把握適宜的度,因為幼兒的學習留痕只占空間的一部分,如果全留給幼兒就形成空間的浪費。因此,我們可以先將主題環境中一部分內容進行預設,再留給幼兒一定的空間,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利用和補充環境,在“留白”的環境中大膽“補白”。
留痕:現在學習留痕形式大多是兩類:一是教師為主體的留痕,如照片形式;二是幼兒為主體的留痕,如調查表、記錄單等形式,更有價值的是后者,因此我們要對以幼兒為主體的留痕進行重視,在留白處盡量多展示后者的留痕。如大班主題“管子”中幼兒將玩管子后發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并再由教師幫助他們進行文字注釋,這類留痕則是以幼兒為主體的留痕。
解讀:在主題環境創設前很多內容的預設就沒有幼兒為主體的留痕,所以,以教師為主體的照片留痕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使這些照片留痕更具價值,更明確反映幼兒的學習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后期的解讀。解讀應基于幼兒的活動情況和想法。如在大班主題“我是中國娃”中,幼兒對大閱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提供了閱兵式的圖片,幼兒便激烈地討論起來,如:“我最喜歡女兵,因為我也是女孩子!”“你看,飛機上的是五星紅旗!等等,此時教師在旁邊及時記錄下幼兒的語言,并張貼在照片邊上,這種基于幼兒的想法、興趣點的解讀才是最有價值的。
跟進:主題環境的創設應勤跟進,因為主題環境主要展現了幼兒正在經歷的主題學習內容,也客觀反映出他們獨特的主題學習發展脈絡。其創設不是在主題一開始時就全盤設置完成,而應是伴隨幼兒的主題探究學習過程逐步豐富。在兩個主題相互交接時,可以保留上一個主題的相關內容,隨著新主題的發展逐步取代前一個主題留下的痕跡。
用真誠關注幼兒需求規劃主題環境,用真心常感幼兒視角創設主題環境,將特別的愛給予特別的你,讓我們攜手共同創造出小人國里屬于自己的主題環境,支持幼兒學習共創美好童年。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