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0 13:36:12
如何使用數學中介語言促進幼兒數概念的發展
幼兒早期數概念的發展對其以后的數學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有許多機會接觸數學概念,如玩沙、剪紙、吃餅干、走樓梯、貼畫等。教師可以通過增加數學語言的使用來促進幼兒獲得數概念,如果教師能把數學語言融入幼兒每天的游戲活動中,將會更好地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
一、何為數學中介語言
數學中介語言就是教師與幼兒進行的關于數學概念的非正式、有目的性的對話。如,在堆積木的時候引導幼兒說出積木的形狀,在捏橡皮泥的時候與幼兒討論橡皮泥的長度和厚度,在串珠的時候引導幼兒說說珠子排列的規律等。
二、教師應具備的幼兒數學教育理念
教師及專業人員應具有以下教育理念:
數學教育旨在促進幼兒數學經驗的獲得,在使用數學的過程中使自身的物理世界與社會世界更具意義;
數學教育應建構幼兒關于家庭、語言、文化、社會背景的經驗與知識,建構幼兒個體的學習方法;
數學課程與數學教學實踐應基于幼兒的認知、語言、健康、社會以及情緒的發展;
數學課程與數學教育實踐應加強幼兒問題解決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征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與數學概念相聯系能力的培養;
確保數學課程的連貫性,確保重要數學概念的兼容性;
數學教學活動與其他活動應進行有機整合;
為幼兒參與游戲提供足夠的時間、材料及教師支持,鼓勵幼兒以極大的熱情去探索、操作材料;
利用適合的活動與教學策略傳授數學概念、數學方法及數學語言;
對幼兒數學知識、技能以及策略進行更深層次的、連續的評估。
三、教師如何使用數學中介語言
Copley在《幼兒與數學》中將幼兒數學教育中涉及的數概念分為九類,分別為數字、空間關系、測量、幾何、運算、排序、模式、圖示與分析數據。九類數概念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幼兒最容易理解“數字”,最難獲得“數據分析”能力。幼兒的數學學習中應涉及所有的數概念類型,每一種技能的掌握都對幼兒今后的數學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幼兒教師該如何使用數學中介語言以更好地促進幼兒對適宜的數概念的理解呢?
1.數字
幼兒數學能力最初的表現就是使用數字,最典型的就是幼兒一開始通過數他們的手指來告知他人自己的年齡。不久之后,幼兒開始數他們身邊的物體,數衣服上有多少粒扣子,數桌子邊有多少個小朋友,數盤子里有幾塊餅干。
所以,教師可以抓住許多機會讓幼兒進行數數活動。“數數看,你爬了幾個臺階?_“你撿了幾片葉子?”“l、2、3、4、5……”幼兒先按照順序數物體(唱數),然后學會將一個數字與一個物體進行匹配(一一對應,點數)。幼兒先數到了lO,然后數到了20。當幼兒具備了簡單的點數能力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幼兒介紹更復雜的數數策略,跳數。當幼兒已經學會了一個一個數之后,教師可以示范如何兩個兩個或三個三個數。如教師將積木兩兩放在一起,示范數“2、4、6……”早期的“跳數”經驗能夠促進幼兒更好地理解將要學習的乘法。
2.空間關系
幼兒教師經常讓幼兒把蠟筆放在蠟筆盒里面,把玩具放在架子上,把鞋子放在小床下。“在……上面”“在……下面”“在……里面”是教師使用頻率較高的關于空間關系的語言。
此外,教師還應該使用一些高水平的描述空間關系的詞語。如,“在……中間”“在……旁邊”“在……周圍”。幼兒在玩積木的時候經常將一塊積木放在另一塊積木的上面、放在兩塊積木的中間、放在另一塊積木的旁邊或者放在另一塊積木的下面。教師可以簡單地描述積木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指出它們的形狀。如,“麗麗,我看到你將4塊小三角形積木放在了一塊長積木的上面。”“這是小貓的家,這是小狗的家,這是小羊的家,小狗家在小貓家和小羊家的中間。”如果教師經常在言語中涉及這些內容,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對空間關系更敏感,而且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都會高頻率地使用這些詞語。
3.測量
幼兒對量的比較很感興趣。他們經常會因為“我的塔比你高”“我的年齡比你大”“我的汽車比你快”“我的手指比你長”而驕傲。教師只要在幼兒的教育環境中提供不同尺寸、長度、重量、速度的物體,并且經常使用與測量相關的語言,就可以滿足幼兒“測量”和“比較”的愿望。
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不同屬性。如,當幼兒在玩橡皮泥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幼兒比較泥條的長度和質量:“你們誰的泥條長?”“這兩個泥球哪個重,哪個輕?”
教師還可以提供測量工具,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測量經驗。如,提供線團、木棒。“君君的泥條有一根棒子那么長,佳佳的泥條比一根棒子長。”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用手指去比較。到了大班,教師就可以提供一些標準的工具,如直尺、天平等,鼓勵幼兒測量并記錄結果。教師還可以將兩個幼兒的泥條搓成一個球,然后問幼兒:“剛才你們的兩條長長的、細細的泥條和現在這個圓圓的泥團,哪個更重呢?”這樣的提問能幫助幼兒進一步發展。
4.幾何形狀
幼兒對確定幾何形狀也具有非常大的興趣。兩歲大的幼兒就開始認識形狀,并且能根據這些屬性分類。所以,幼兒的教育環境中應該具有多種幾何形狀的物體,既要有平面的,也要有立體的。這些物體應該包括各種各樣的質地,如木質、紡織品、橡膠、塑料、紙質等。
幼兒先認識一些簡單的圖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形狀,引導幼兒探索幾何形狀的概念。如這些形狀的角、邊、尺寸以及兩種形狀的異同。“這是三角形,數數看,一共有幾個角?幾條邊?”“這是正方形,它和三角形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還可以和幼兒一起探索圖形的變化,當幼兒剪紙時,討論他們所剪出的形狀。如果幼兒已經熟悉了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沿著正方形的對角線剪開,讓幼兒觀察得到了其他什么圖形,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剪紙。幼兒用餐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幼兒使用塑料刀切餅干、水果、面包等,切成各種幾何形狀,討論每一種形狀的角、邊、弧線以及其他屬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