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20 10:57:22
引導幼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游戲問題
角色游戲不僅是大班幼兒非常喜愛的一項活動,也是培養幼兒主動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班級的角色游戲中,教師可以運用以下策略,激發幼兒主動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幼兒數學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的發展。
一、創設適宜的數學問題情境
創設包含有數學問題游戲情境的要求是:其一,游戲之間具有買賣關系。游戲中的買賣關系,不僅增添了幼兒同伴互動的機會,并且為幼兒提出數學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數學方法、交流彼此的數學思維提供了平臺。其二,游戲的角色任務中蘊含解決數學問題的要求。如收銀員需要統計顧客的消費,收款和找錢;銷售員需要幫顧客挑選適合的產品,包括大小、顏色、數量,等等;理貨員需要分類整理和擺放貨品,便于顧客尋找;顧客則要提出自己的消費要求和付費。游戲中幼兒在完成角色任務時必須思考如何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問題,如分類、排序、測量和計算。其三,游戲材料必須是數學問題情境的承載物,使一個個富含數學的問題油然而生。
二、提出針對性的數學問題
游戲初期,幼兒自發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有關問題的情形并不多見,因為他們尚不能將已有的數學經驗與現實游戲中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這時教師的引導便顯得格外重要。教師可扮演顧客向幼兒扮演的角色提出含有數學內容的消費要求,如顧客來到了“小甜心奶茶吧”,點了一杯珍珠奶茶。服務員隨意取了一大把珍珠放到了杯子里,顧客說自己不能吃太多的珍珠,只需要10顆就夠了,服務員就必須只放10顆珍珠來滿足顧客的要求。此時不僅豐富了游戲情節,也引發了服務員的思考,原來有些顧客對珍珠的數量還有要求,以后他會主動詢問顧客的要求,而當自己成為顧客時也會提出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幼兒就學會在一定的游戲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
三、關注幼兒的解題思路
引導幼兒嘗試講述自己的數學思維過程和解決的方法,促使他們的數學思維外顯化,這是極為重要的。當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向幼兒提出數學問題時,不要只滿足于幼兒做得對與錯,而要更關注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譬如,教師扮演顧客拿了10塊錢到蛋糕房買了一個6塊錢的蛋糕和一個5塊錢的蛋糕,收銀員說:“錢不夠,還差1塊錢。”這時顧客可有意反問:“怎么不夠啊,你算給我看!”收銀員說:“5加5是10嘛,6比5多1,要11塊哎。”
四、分享游戲中的數學問題
同伴是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游戲交流分享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共同交流和討論游戲中的數學問題,如顧客帶的錢不夠了怎么解決,怎樣根據顧客擁有的錢數,向他推薦合適的消費項目等。也可以邀請幼兒介紹自己在游戲中是如何解決數學問題的,如有的幼兒將自己的理發工具分門別類地擺放;有的幼兒將電器按大小排列,還貼上了相應的價格標簽;有的幼兒能夠按照顧客要求做出一個正方體的電視機……這些做法的交流可以擴展幼兒數學思維的空間。
在采取上述策略時需要注意如下三點:(1)尊重幼兒的游戲。教師必須以尊重幼兒的游戲為前提,不能為了數學教育而影響幼兒的游戲,將角色游戲變成幼兒數學學習的練兵場。(2)適時放手。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把握好“指導”與“放手”之間的關系,在保證幼兒獲得必要的幫助和支持的同時,有充分的獨立自主發展的空間。(3)注重應用。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數學經驗去解決游戲中的問題,而不是知識的新授和再教育。
總之,教師要借助角色游戲幫助幼兒搭建起數學和現實生活的橋梁,讓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產生運用數學的內在需要,養成對數學的敏感性,并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