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19 15:45:32
民間傳統兒童游戲的傳承與創新
[摘 要] 民間傳統游戲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是促進兒童社會化成長的精神食糧,有助于兒童健全人格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幼兒園必須秉持適宜性和教育性原則,本著豐富園本教育資源、拓展游戲內容、開發游戲活動形式的目的,通過整體性繼承、改造性繼承、派生性繼承等途徑傳承與創新民間傳統游戲。
[關鍵詞] 民間游戲;傳統文化;教育資源
一、民間傳統兒童游戲的教育價值
(一)民間傳統游戲蘊含的游戲精神是兒童社會化成長的精神食糧
積極的伙伴之間的社會化更可能出現在自由游戲中,而不是出現在成人組織或設計的活動中。民間傳統游戲使兒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戲,通過互相協調、模仿,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使兒童助人、合作的心理品質得到發展,并學會自己解決人際矛盾,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1]
在約翰?胡伊青加看來,游戲精神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平等的原則。游戲雙方要承認對方作為一個平等對手的資格,而絕不能把對方視為較自己低劣的異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二是公平競爭的原則。這不僅僅是游戲與競賽所要遵循的規則,實則是人類共同生活與活動的一種基本精神和準則,可以超出游戲活動本身而成為“真正的酵母”,“灌注到生活的所有方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游戲精神應是所有人類個體努力尋求的精神食糧。一定民族共同體的文化亦與其游戲密不可分,其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更是受到游戲因素的影響。在民間傳統游戲中,兒童不僅可以接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且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游戲過程中認識、了解、學習和掌握民族文化,這對兒童的社會化發展,對其所處民族共同體的發展,乃至人類美好明天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民間傳統游戲蘊含的游戲品質有助于兒童健全人格的培養
民間傳統游戲有助于兒童良好個性與意志品質的發展。[2]民間傳統游戲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娛樂性,兒童在游戲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沒有任何干預,自娛自樂,其情緒必然是放松的,沒有任何心理壓力。雖然民間傳統游戲也帶有競爭性,但這種競爭是建立在合作基礎上的,因此當兒童在游戲中獲勝時,能體驗到集體合作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歸屬感與集體榮譽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當然在游戲中兒童也有可能失敗,這會使他們產生挫折感,但民間傳統游戲的趣味性會吸引著他們繼續游戲,使他們能夠忍受遇到的挫折,克服自身的弱點,繼續參加游戲,這可以培養兒童承受挫折的能力與活潑開朗的性格。大多數民間傳統游戲都有很明確的規則,由于這些游戲規則是必須遵守的,因此在游戲中,兒童必須不斷克服自身弱點,擺脫自我中心主義,遵守規則,逐漸形成優良的意志品質。
(三)民間傳統游戲蘊含的創新精神有助于開啟兒童的“創新之門”
在民問傳統游戲過程中,兒童對材料的選擇與運用、對規則的制定與遵守、對玩法的學習都屬于兒童的創造性行為。如《拍手》游戲伴唱的兒歌是“你拍一一,我拍一,一個娃娃開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娃娃打電話;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娃娃爬雪山……”兒童吟誦兒歌并隨兒歌拍手或根據兒歌內容自編動作,有助于兒童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進一步發展。又如《跳房子》游戲,在每次游戲前兒童必須自己商定游戲規則,是單腳跳還是雙腳跳,串珠每次移動幾格等,如此有了統一規則,兒童才能開展游戲,而制定規則需要兒童動腦筋,也就能夠促進兒童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選用民間傳統游戲的基本原則
由于民間傳統游戲產生于民間,歷時悠久,有較強的地域性、時代性,因此在運用到幼兒園之前必須深人分析原始素材,不能盲目照搬照用。一般來說,挖掘原始素材中潛在的教育資源應堅持兩個基本原則——適用性與教育性。所謂適用性,指民間傳統游戲是否與兒童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相適應;所謂教育性,指民間傳統游戲是否有利于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和幼兒園文化品質建設。
根據上述價值取向,民間傳統游戲作為教育資源的原始素材大致可為三大類別:一是整體淘汰類游戲。這類游戲完全沒有適用價值和教育潛質,甚至有損孩子身心健康,因此可以直接淘汰;二是整體繼承類游戲。這類游戲有適用價值和教育潛質,游戲內容、規則和器材都比較科學合理,又是孩子們玩起來很喜歡很投入的優秀民間傳統游戲,因此可以作為很好的教育資源,直接納入兒童活動,直接整合到幼兒園園本課程中;三是改造繼承類游戲。這類游戲在內容、形式、玩法、規則、材料等某一方面不完美或不適宜于兒童,但還是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只要稍作改良就可成為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游戲,可根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法新玩”的基本原則,結合幼兒園教育和兒童年齡特點,運用分離、嫁接、移植、轉換、改造創新等方式,將民間傳統游戲融人兒童教育、游戲活動之中,構建一種新型的兒童教育體系和游戲體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