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7 10:29:18
4~6歲幼兒藝術活動的教育
一、年齡特點:
每個幼兒都有熱愛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學習藝術的潛能。
藝術活動的情感性、愉悅性、形象性、(聽覺形象、視覺形象)、想象性、活動性、等特點符合幼兒的思維水平和認知特點。由于幼兒分得言語能力不足,藝術活動經常成為他們表達對周圍事物認識和情感態度的方式與手段。幼兒需要在聽覺、視覺、肢體運動及言語的充分協調下,獲得藝術體驗。
幼兒對鮮明而有特點的節奏、音響和舞蹈律動局有濃厚的興趣,節奏性活動是幼兒階段主要的音樂活動。幼兒發聲器官稚嫩、尚在發育初期,聽覺分辨能力的發展也是一個逐漸精細的過程,因此,他們開始歌唱時往往不易唱準音調,且音域較窄。幼兒階段是音樂感受能力,特別是聽覺能力的發展的關鍵期,應通過各種綜合性藝術開發幼兒的音樂潛能。
4歲左右的幼兒開始進入“形象期”。他們對表現自己的經驗、情感和想象有明確的目的,能用簡單形狀逐漸深入地表現越來越多的事物。
幼兒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聆聽和朗讀節奏鮮明、有韻律的歌謠,喜歡看變化多樣和色彩鮮明的動畫片、木偶劇與兒童劇,喜歡在游戲中再現和表演他們感興趣的人物表情、動作和活動場面,表演時又在不斷的求新與創造。
幼兒藝術能力的發展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幼兒自發的藝術活動既體現著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現有的水平,也顯示出他們在某項活動中的天賦和潛能。
二、領域目標及教育內容與要求:
一、能感受并喜愛生活、環境和藝術中的美。
1、支持、鼓勵幼兒在進一步感知、探索和體驗音樂的強弱、快慢、音調的高低和音色的變化中獲得美的感受。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歌謠、歌曲和生活中節拍與節奏,從中感受韻律美。
3、提供內容豐富的簡單音樂作品,支持、鼓勵幼兒體驗這些作品的基本情緒和情感,并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語言、繪畫、動作表演等)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初步干支音樂的開始、結束、前奏和二拍子與三拍子的不同。
4、支持、鼓勵幼兒主動尋找和發現周圍環境、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
5、支持、引導幼兒從生活用品、環境布置、節日裝飾及四季景色中獲得美的感受,并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6、提供題材接近兒童日常生活的美術作品,引導幼兒認識作品所表現的事物,感受作品的美感特點,初步了解表現的方法。
7、支持、鼓勵幼兒欣賞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8、提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故事、詩歌、木偶劇、動畫片、皮影戲、小歌劇等藝術作品,引導幼兒感受其中的美。
三、積極參加藝術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愉快、豐富的情緒體驗。
1、創設輕松、和諧的氛圍、支持、鼓勵幼兒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并從活動中獲得愉悅的美感。
2、支持、引發幼兒模仿舞蹈動作的興趣。
3、創設寬松、和諧的氛圍,提供各種美術工具和材料,支持、鼓勵幼兒用美術方式表達自己所見、所知、所想。
4、支持并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戲劇性的表演活動和興趣。
四、能夠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富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