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5 09:43:28
0-6個月
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寶寶會從外界吸收詞語并在大腦中形成記憶,并且語言會同情感形成緊密的聯系。這就要求,父母要利用日常生活中一切可能的機會,來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喂奶、換尿布、散步等等,都是父母通過語言與寶寶建立情感紐帶的大好時機,可以幫助寶寶學會語法規則和語言習慣,建立對語言這一工具的最初印象。
1歲左右
1歲的孩子,開始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思想與情感。父母應當鼓勵他們表達,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既不要打擊他們的表現欲望,也不要強迫他們說話。
父母要告訴寶寶:說話時要看別人的臉和嘴,既是尊重他人的需要,也可以由此來糾正寶寶的發音。當寶寶的發音或表達不正確時,父母應當示范用正確的說法,要讓他知道哪里不正確,正確的應該怎么說。如此反復,他就可以進行正確的表達了。
2-3歲
此時孩子已經可以同他人交流了。注意家長不要再用“吃飯飯,做車車”之類“童語”和孩子說話了,應使用成人語言和他們交流。,讓孩子學習語言規范的用法。另外,要多鼓勵孩子與他人說話,可以讓孩子演出一些小劇(類似“過家家”),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強其對語言的認知能力,懂得不同社會角色的語言方式。
在這一階段,需要注意的是:大人說話聲音不能過大,不要使用暴力語言,否則容易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
4歲左右
寶寶開始愿意關注文字。在這一階段,父母可以教寶寶閱讀。閱讀不是簡單的“識字”,而是用文字的方來強化寶寶已有的生活經驗,并把文字與口頭語言聯系起來。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給寶寶講故事,讓寶寶靠文字而不是圖畫來理解故事內容,必要時可以讓孩子自編故事。
5-6歲
給孩子一個好的語言文字環境,有助于幫助孩子發展他的語言文字能力。父母可以陪伴孩子閱讀,既可以給他們將故事的內容,也可以給予圖畫讓他們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去探討故事可能的過程與結局。看電視節目,此時也是一個有效的教育手段。父母陪同孩子觀看節目,并積極引導孩子發表他對節目內容的看法。這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地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可以鼓勵孩子即興寫下自己的觀點想法,遣詞造句有錯誤的,父母要及時糾正,避免錯誤的用詞與語法一再被強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