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7 11:54:12
五、良好的環境創設與設計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生活活動貫穿于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讓小班幼兒在環境中快樂游戲, 幫助幼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環境對幼兒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這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環境所具有的教育價值兩方面決定的。溫暖和諧的環境能使幼兒性格活潑,行為具有理性,并善于交往。從某種意義上說,環境是幼兒重要的生存條件。因此幼兒園中的墻壁、地面乃至空間都可以成為教師與幼兒發揮想象與創造的場地,大至一個主題,小至一幅單畫,隨處可見,隨時隨地提醒幼兒,切實增強了教育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好的生活習慣需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將會影響一個人的終身。因此,從小班開始,我們就注重良好生活環境的營造,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我們努力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教育中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幼兒的愿望和需要,尊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為他們創設一個溫馨的、安全的、能夠互動的生活環境。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墻飾不再是掛在墻上靜止不動的裝飾品,而成為幼兒進行多種活動的教具。墻飾為幼兒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這種創設遵循了啟發性、參與性、互動性、創造性等基本原則和規律,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將幼兒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從幼兒的認知發展和年齡特征出發,讓課程的價值在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中得到體現,把環境設計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構建性要素,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墻飾與幼兒的發展真正互動起來。可見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資源,在《綱要》中被提到了較為重要的地位。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知道,小班是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極其重要的階段。而良好、適宜的環境又是促使小班幼兒形成生活習慣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總之,對于小年齡的幼兒來說,環境創設要直觀、形象、鮮艷,且貼近他們生活,并且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及現有水平去設計,這樣才能使環境成為一名真正的“老師”。
如小班主題活動親親一家人,在環境創設中我們注意貫穿了這一“家”字,收集“全家福”照片,捕捉記錄幼兒的語言,剪輯幼兒的美工作品等,以“我愛我家”、“我最喜歡的人”、“說句甜甜話”等有趣的欄目,將活動室變成一個充滿關愛和溫馨的大家庭,讓人置身于愛的世界,讓孩子們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與教育環境互相交融,得到身心的發展。又如主題活動《車子叭叭叭》,為了配合主題活動,我們建議幼兒從家中帶來各種各樣的“車”, 陳列在我班展示區后每天都能吸引每個寶寶的目光,引起他們暢談的欲望,同時也真正體現出了參與主題的三者互動。讓幼兒在合作、分享中進行活動,認識紅綠燈,學會遵守交通規則。此外我們還把紅、黃、綠這三種交通指示燈巧妙地設計在了“按規律排排隊”這一內容中,不但讓幼兒知道了指示燈的實際作用,還訓練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車輪滾滾”這一版塊則更多體現了幼兒操作的痕跡,幼兒用繪畫、手工等形式表現的嘟嘟車讓主題墻顯得更為生動、豐富。從中孩子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的車子外型并了解它的用途,還知道為什么要遵守交通規則及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建立了基本的交通安全觀念,認識公共汽車司機、修車師傅、知道車子餓了要去加油站、身體臟了要去洗車房,還知道車子的主要部件及簡單構造。
創設和營造溫馨的心理環境,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創設和營造溫馨的心理環境, 營造溫馨的心理環境 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豐富的、可感知的物質環境,更要為幼兒創設一種寬松、愉快的精神環境,實現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的相互協調。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幼兒獲得發展的搖籃, 創設和利用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全體幼兒在 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的有力措施。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環境的創設,在理解和尊重每一個幼 兒的基礎上,為幼兒的生活和學習創設良好的環境,為幼兒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讓 每個面墻壁會“說話” ,每一個角落會“唱歌” ,讓幼兒與環境“對話。總之,我們要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促進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促進幼兒各方面和諧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