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7 11:50:49
區域活動是建立在幼兒自主活動、主動探索基礎上的學習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自主活動和表現的機會,因而成為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在區域活動創建與組織中最核心的困惑是:由于班額大,教師少,精力不夠;再者場地受限制;材料缺乏;家長不支持等造成了區域活動的形式化。區域活動少,形式單一,幼兒開始喜歡玩,后來就失去了樂趣。在“第二屆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與活動指導研討會”上,我受到了很多啟發,下面我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談談我們的區域活動做法。
一、室內區域活動
(一)墻飾的創設
我班活動室有四面墻,我們會結合區域活動的開展,讓幼兒自主裝飾各面墻。前面墻張貼全體幼兒的全家福,讓每個幼兒分別介紹自家的成員,講講自家的故事,這樣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貼中國地圖,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感,讓孩子知道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其他三面墻,一米以下設置繪畫墻,以孩子為主體,讓孩子通過想象,自由作畫。海底世界、美麗天空、動植物簡筆畫、人物素描等幼兒作品,惟妙惟肖,生動形象。通過孩子積極主動、發揮想象的繪畫,從中獲得知識,藝術審美能力、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一米以上的空間,可以選擇主題內容、季節內容裝飾,一個月更換一次,真正發揮墻壁的教育作用。這里是孩子想象的空間,是孩子百玩不厭的樂園。
(二)區角的創設
根據我班活動空間,在后面設置圖書區、建構區、科學探究區、益智區和自然角,這些區角活動的材料都遵循開放式的投放原則。開放性的環境和材料體現了多層次和多功能性,能引發不同水平的幼兒的不同興趣,能激發孩子學習的潛在性,讓孩子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材料的收集遵循廢品利用的原則,發動家長參與提供,教師引導孩子進行加工、擺放,既讓孩子動手動腦,又培養了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可謂一舉兩得。
二、走廊區域活動
我園的走廊空間大而且長,我們就因地制宜的創設了愛心醫院、可愛的娃娃家、好再來超市、衛生理發店、面包新語、好茶館、綠色銀行等等區角。這些區域活動,都是師生共同商量、研究決定:怎樣擺放材料好操作,怎樣制定游戲規則,怎樣取錢、花錢等等。幼兒參與積極性很高,每次活動孩子都玩得興高采烈。有時放學后,有的孩子還和家長一起玩。這些區域活動,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還豐富了孩子的社會交往經驗,印證了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幼兒只有在玩中學,學中玩,才能真正體會到游戲帶來的快樂,才能在快樂中收獲知識。
三、戶外區域活動
我園的戶外運動場地較大,除了五彩跑道區、大型玩具區、輪滑區、沙坑、水池,種植角等,在最南邊還設有文化長廊,我們就因地制宜設置了美工區,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有時家長也會參與進來。孩子們做得很投入,互相欣賞著同伴的作品:栩栩如生的不倒翁、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彩色紙纏的玻璃瓶、形象可愛的泥娃娃、讓人解饞的地方美食等等,讓人眼花繚亂。孩子們還不時的評一評,真是樂在其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