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7 11:38:46
安全性原則是指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中安全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幼兒安全健康成長的前提和能力發展的重要保障。幼兒的骨骼發育還不完全,他們的行為運動還比較笨拙,自我保護的意識還不強,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保護。在裝飾物的選擇上要避免有毒、棱角尖銳等有安全隱患的材料。教師還可以利用此機會向幼兒傳輸安全教育的知識,讓幼兒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安全知識。
(三)適宜性原則
適宜性原則是指室內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適合幼兒能力、認知、興趣等方面的個別差異,從而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十分透徹的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既要了解共性,還要了解個性[3]。年齡階段不同,對環境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同樣是娃娃家游戲,因小班幼兒模仿能力強,為培養其角色意識,通常讓其佩戴角色標志。而大班幼兒認知經驗豐富,社會接觸面廣,游戲的材料多是一些富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的材料,讓其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經驗與知識。
(四)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是指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中,墻飾、懸掛物等要符合幼兒的審美情趣,其造型要充滿童趣特征。環境的布置不能脫離幼兒已有的經驗,也不能超越他們所能接受的界限。如墻飾內容不能枯燥,要接近幼兒的生活,要能很好的促進幼兒認知、理解、想象、創造能力的發展。墻飾的取材可以源于幼兒熟悉、喜歡的童話故事等。盡量采用夸張、擬人化的形象,這會讓幼兒感到喜愛、親切。
(五)藝術性原則
藝術性原則是指室內環境的創設在色彩跟形式上要富有美感,且環境是清潔整齊的,能很好的激發幼兒的情趣、陶冶情操。視覺上的形式美和色彩美對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形式美讓幼兒體驗到對稱、整潔、和諧之美。色彩的明亮鮮艷、純凈自然給幼兒帶來的是美的享受[4]。
(六)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是指在室內環境的創設中,幼兒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與教師合作完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是積極的參與者,主動的學習者。正是在這種過程中,幼兒增強了自信,體驗了成功,發展了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創作熱情及團隊合作精神。
總之,幼兒園室內環境設計的目地是要為幼兒教育創設一個較為理想、合理、衛生、安全、豐富多彩且充滿人文關懷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更好地去生活和學習,不斷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與時俱進,去創造性地開展環境的創設工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