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7 11:14:56
摘要: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可見,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創設,參與
馬克思說:“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可以說,人是環境的產物,同樣也說明了環境對人的重要性。另外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教育要取得較大的效益,必須優化環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中也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可見,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那么怎么樣才能利用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創設有利于幼兒進行有效互動的環境呢?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結合本園特色創設環境
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許多幼兒園逐漸形成了園所的特色課程。體育特色教育 、美術特色教育、奧爾夫音樂特色教育、早期閱讀特色教育、經典誦讀特色教育等等。有了特色,才能讓幼兒園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在創設環境的時候要服從于本園的教學特色。其中在室外的環境創設中一定要與教學特色相結合,以便更好地為教學特色起烘托渲染作用。例如以經典誦讀特色教育為主,可以在走廊吊飾加上中國古典的韻味,像水墨畫、青花瓷、中國結、窗花等加以拱托,不僅能清晰園本特色,還能讓孩子與環境互動,自己動手制作吊飾。另外,在走廊掛飾上可以掛上兒歌的圖片和內容,當家長來接孩子時,孩子可以自豪地說:“我會念這首兒歌。”
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環境
小班幼兒的年齡較小,他們多以直觀和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創設環境時,主要以幼兒創設形象活潑、造型簡單,并帶有一定教育目的的圖案為主。如可以設置一個故事為主的畫面,充滿形象活潑的小動物形象,既可促進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發展,也可以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中班幼兒的認識水平相應提高,在創設環境時,內容要豐富,可設置一定的情節,增加一些局部的表現;可以采用半立體式的制作,使幼兒可以動手操作。如讓幼兒在講做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動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大班的幼兒則可以在創設環境時偏重知識性的內容,以啟發幼兒去探索、發現事物。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尋答案,進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