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6 16:15:15
當然,調動幼兒學英語的積極性的教學方法還很多,如:謎語法、兒歌法、順口溜法、歌曲法、形象教學法、肢體語言教學法等多種方法,教師將這些方法在教學中靈活運用,交互作用,讓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讓孩子們的語言活躍起來,孩子們始終對英語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上英語課成為他們最快樂的事
五、設置多層次的英語環境,提高幼兒表達能力
1、創設英語物質環境,激發幼兒主動學習英語
英語物質環境,指在一定時間內對各個活動區域進行環境布置(包括物品擺放、墻壁裝飾等)、物質環境的創設應體現教育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要把一切空間和時間都當成幼兒受教育的環境,看作是幼兒主動進行口語表達的課堂。物質環境的創設又需要靈活多變,應當與當前的英語學習內容聯系起來。如:在學習動物時,教師可在教室內放置各種動物玩偶,幼兒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激發幼兒口語交往的欲望。小朋友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三五個人在一起玩,喜歡哪種小動物, 就拿哪種動物玩偶,讓他們的心理得到滿足,誘發與調動幼兒主動地說,搶著說,更廣泛地說的積極性,玩后可讓小朋友一個個說,也可讓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說:I like rabbit. I like dog…能說的盡量說,說不好的讓一起玩的小朋友幫他說,在口語表達中的語言錯誤,老師應持寬容的態度,只要他們的英語表達不影響交際,不要馬上糾正他們的語言錯誤,這樣,幼兒參與英語活動的興趣才不會受到影響
2、創設英語人際交往環境,提高口語能力
英語人際交往環境主要指人的因素即在一定時間內,教師在組織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時,教師與幼兒對話盡量使用英語,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接觸、模仿英語的機會,對幼兒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幼兒的語言能力絕不是單靠英語課發展起來的,幼兒園的幼兒幾乎離不開教師的視線,一日常規都由教師安排,教師完全有條件提供一定的語言環境,用英語組織日常活動。在生活中,將雙語生活情境貫穿幼兒一日生活中,抓住一切機會與幼兒進行交流,努力消除上課與生活的界限,不斷豐富幼兒的語言,使生活與教學連接起來,打破固定情境對幼兒英語發展約束的認識界限,使他們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運用英語,讓他們學得無意,學得隨意,學得樂意。
此外,在每天的活動中,我都與孩子進行daily talk。通過這短短的daily talk,現在我班幼兒已能很熟練的掌握“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sunny\rainy\cloudy\windy。”“Who is on duty today? Is everyone here?”“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等日常交際用語。
許多研究表明:幼兒園英語教學能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促進幼兒認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通過兩年來的英語教育活動,我班孩子已具備了良好的英語技能,對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掌握了豐富的詞匯、歌曲、日常對話等。更令人欣喜的是通過各種英語活動,我班的幼兒交往能了明顯增強,他們能自然大方、主動地與他人交往,并能在相應的情境中真正會運用所學的簡單的英語日常口語。通過競爭機制,我班幼兒已有了良好的競爭意識、增強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幼兒期正是語言學習敏感期,只要引導得法、教育得法,學習的質與量常常超乎我們的預想。我將在工作中探索出更多是和幼兒年齡特點的形勢與途徑,努力為幼兒創造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歡樂和興趣中西得更多的英語技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