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3 14:28:38
幼兒環保教育課題屬于在幼兒教育中新領域,沒有系統的章程,導致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時,未考慮幼兒不同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結果造成知識深度超越幼兒理解范圍。國家選擇幼兒環保教育,重點是對幼兒環保意識培養,不是實際知識的學習。因此,幼兒園如果只是為完成知識教導,不考慮教學效果是很難取得成功。
(三)教學方式缺乏多樣性
學習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人類思維不斷被開發,才有一次次偉人的成就。幼兒環保教育方法至關重要,如果方法不對,如同方向不對,是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師不僅可以教室教學,還可以室外教學,勞逸結合,選用美好的事物去激發幼兒熱愛自然,擁抱自然。
(四)忽視幼兒教育的整體性
教師在教育幼兒時,重點把環保教育和其他活動分開,期望通過一兩次或多次活動對環保開展教育達到效果,忽視了學習的整體性。教師如果只注重表面形式忽略真正教育意義,這樣的教育是沒有效果。
三、改進幼兒環保教育的方法
幼兒是一個特殊群體,針對環境保護教育,應采用“特殊”手段,掌握規律,講究方法,我們應該采用以下具體措施:
(一)環保活動滲透到各學科中
世間萬物生生相吸,其中必有聯系點存在,幼兒教育同理,把環保教育和其他學科相聯系,進行全面性覆蓋環環相扣。例如在語言課堂,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傳輸有關花草蟲木、人魚鳥獸的知識,讓他們不僅了解這個世界還能夠知道自然界環境保護問題。通過手工課,思想與行動結合,積極運用廢舊物品為工具,讓明白“變廢為寶”的道理。
(二)將環保活動滲透日常生活
生活處處皆學問,其中,到處都蘊含有關環境教育內容,同時,在生活中進行教育是最好時機。如就餐時間,不僅要培養幼兒良好就餐習慣,還可以結合糧食教導幼兒食物來之不易,不挑食,勿浪費。在洗漱過程,樹立節約用水、最后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觀念,明白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三)將環保活動滲透于日常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眾多,節日是幼兒歡樂的時光,充分利用與教育相結合是不錯的時機,對于幼兒全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3月12日植樹節,通過植樹活動,了解樹木的品種、栽種過程、生長變化流程,讓明白亂砍亂伐對自然造成的危害,對人類的重要性。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開展主題活動,通過“認識地球,地球生病了”讓環保教育順利開展,也知道了人類與地球是相互依存的關系,與自然和平共處是他們的責任。
(四)將環保活動延伸到家庭
家庭,幼兒面臨最多的環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言傳聲教起到很大作用。同時對于環保教育培養,父母也需起到監督作用,與老師溝通情況,將環保教育在家中也能更好開展。使成為有素質的新人類。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新主人,人們把環保教育放在幼兒身上是有深遠的意義。同時,環保教育也是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對未來是做好事的活動,通過保持持久的環保教育,讓幼兒學會從小熱愛環境,保護環境,成為真正的“環保小衛士”,這樣,我們的地球就會永遠青春永恒,讓我們一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