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3 14:23:45
作為幼兒教師,在起點上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環保技能,我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根據當代環境問題現實要求和學前教育工作實際,結合幼兒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生理特點,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環境保護教育工作。
一、 創設美好環境,激發幼兒美感,培養環保習慣
幼兒教育工作者有這樣一種共識,“營造美的環境就能創造美的心理體驗,同時糟糕的環境則會導致不健康的心靈”。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看法主要靠外界環境的微妙變化、作用和影響逐步獲得,試想,一個雜物滿地、綠化不足、不講節約的幼兒園怎么能夠培養出幼兒積極的環保意識?一個教師隨意踩踏花草、不珍惜糧食、不愛護環境的幼兒園,怎么培養出愛護自然環境的幼兒?所以,為了幼兒能夠成長在健康、美好的環境中,必須創設和優化幼兒園環境。幼兒園環境是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重要外因,它不僅是幼兒園環保教育的載體,還是幼兒園環保教育的顯性文化。幼兒園環境既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場地,又是陶冶師生心靈的無言之師。
(一)創設和教育要求一致的優良環境
為幼兒創設一個美好的環境,我認為首先應該重視綠色幼兒園的創設。綠色文化的配置,需要不斷增加幼兒園新綠,力爭做到綠化面積大、數量足、種類全,與周邊環境融合,為幼兒學習生活增色。其次是大力提倡盆景文化,引導師生進行盆景培育、花卉栽種、根藝創作,通過形態豐富的盆景和根藝作品,營造良好的環保教育氛圍。再次,是要強化樓道文化,精心設計、合理謀劃、板塊明晰,安排生態、水資源、節能、環保、愛護地球母親等內容的宣傳項目,讓幼兒園的墻壁都能發揮無聲的育人作用,創設環保教育良好環境。最后要大力構建垃圾文化,教育倡導廢棄物回收,變廢為寶,幼兒教師示范帶動全體幼兒養成良好的環保及廢物利用習慣。幼兒園通過建設優雅、舒適的文化環境,讓教師和幼兒都能充分感受外在的環境保護教育氣息,讓環境保護教育能夠真正從深層散發和融合,以此來培養和強化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在幼兒一日生活中融入環境保護教育
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和環保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絕非一日之功。我們在幼兒的環保教育中,應該更加注重以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和要素為突破口,對幼兒的環保意識和行為進行培養和強化,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自覺的環保習慣。按照幼兒一日生活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提出諸如“五會”“五不”的習慣要求,即學會用餐、不灑飯粒,學會回收分類廢棄物、不亂扔垃圾,學會自己如廁、不隨地扔垃圾,學會輕聲走路說話、不大聲喧鬧,學會節約用水、不浪費水。平常學習生活中,教育和引導幼兒形成及時關燈、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省紙張、珍惜糧食的習慣;平常活動中,通過帶領幼兒撿起幼兒園內外果皮紙屑,隨時隨處把丟在地上的果皮紙屑撿起并送回垃圾桶,在各個班級設立“環保小衛士”獎項,通過鼓舞和獎勵,不斷強化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在園外集體活動中,糾正孩子們亂扔食品袋、果皮的壞習慣,引導他們自己隨身攜帶垃圾袋,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能自覺主動收集廢棄物。同時,鼓勵幼兒隨時收集廢紙、廢易拉罐、費飲料瓶等廢棄物,但不是把它們當做垃圾扔掉,通過在手工制作課中利用廢棄物制作手工作品,教育幼兒形成廢物利用的習慣,也可以通過賣掉收集的廢棄物換錢后購買花草、圖畫等,讓幼兒懂得垃圾再生利用的道理,告訴孩子們這樣既能節約資源,又能減少環境污染。如果幼兒教師能夠日復一日地堅持,久而久之,幼兒就能自覺形成環保習慣,讓從小形成的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收益終生。
二、 借助環境節日,開展主題活動,倡導綠色環保
為了教育引導幼兒進一步樹立環保意識,全面倡導綠色環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幼兒園環保教育中,我們可以環境節日為契機,組織開展多種環保主題活動,讓幼兒切身體會環保和節約的重要性,逐漸學習和掌握環保知識和技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