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8 07:42:24
2008年初無錫迎來了幾年難得一遇的大雪,這樣的雪景更是發展我班孩子思維和語言發展特長的機會。我們帶孩子們到雪地里去暢快地感受一下,看看真實的雪景,摸摸冰涼的雪花,數一數雪花到底有幾個小花瓣……紛紛揚揚的雪花落到了孩子們的衣服上、頭發上、手心里,每個孩子的眼睛里都透著亮光,欣喜地看著、摸著,在雪地里奔跑著,圍著堆好的雪人唱著笑著,雪白的地上留下了孩子們一串串快樂的腳印……
回到教室以后我們展開了熱烈的“講述”活動,孩子們用自己所有可用的詞匯來形容這美麗的雪花,說出自己今天玩雪的感受,有的詞簡直出乎我們的意料,有的說“雪花象天上飄下來的白糖”有的說“雪花在天空中盤旋就像在跳圓圈舞” 有的說“瑞雪兆豐年”還有的說“小朋友們在雪地里奔跑和歡笑”。我們還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小任務:回家后把自己看雪玩雪的感受編成一小段話說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幫忙記錄下來,然后帶到幼兒園里來相互交流。這些活動讓幼兒充分地展開了說和想的空間,通過直觀的視野,幼兒不僅豐富了知識,陶冶了情操,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思路開闊了,幼兒語言良好的創造思維也逐步提高了。相信只要我們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機,孩子的能力就會有長足的發展。
五、依據幼兒的發展水平,設計層次性的講述活動內容
1. 明確主題,看圖講述
看圖講述是啟發幼兒在觀察圖片、理解圖意的基礎上用恰當的詞句表達圖意的一種活動,也是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非常適合不同水平幼兒的學習特點。
在看圖講述的開始階段,先向幼兒出示圖片,提出看圖要求,即講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然后請幼兒通過看圖、問答、講述一層一層地展開情節,這是看圖講述的初級階段。然后重點是引導根據同一圖片講述不同情節內容,拓展幼兒的思維。如在排圖講述“聰明的小刺猬”的活動中,孩子們根據老師提供的四幅故事圖片來進行充分地想象,根據自己的創編需要來進行排圖,然后為這幾故事圖片編出相關聯的故事內容,只要前后關系成立,可以任由孩子進行想象,并用合適的語言表述。這種組織方法,孩子的練習密度高,每個孩子都有充分大膽說的機會,相較之老師隨機提問而言,則發言面廣了許多,當然孩子鍛煉的機會也多了許多。特別是每個孩子必須用合適的句子來表達每張圖的圖意,每張圖之間又必須有相互成立的邏輯關系,語言的要求當然高了許多。我班的孩子在進行過“看圖講述”及“排圖講述”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后,語言表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所理解的圖意,有的孩子還會用豐富的詞匯來進行編講。而豐富的講述語言,更讓幼兒在傾聽的過程中進行了經驗共享,積累了講述經驗。研究活動真正起到了提優補差的作用。
2. 提供材料,創編故事
《綱要》中又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而怎樣的環境更能促使幼兒的表達講述愿望呢? 故事講述是培養和提高幼兒語言表述能力的種有效形式,也是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一種積極手段。
在語言活動“故事樹:小狐貍的變身法”中(命題講述),我把命題編故事作為活動的主線,目標定在“讓孩子理解完整故事所具備的結構”,從而具備編故事初步技能。我們都知道故事有“六要素”,但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人物和事件”是“要素中的要素”,“小狐貍”是故事中的人物;“小狐貍學會了變身法之后會做什么?”就是故事的事件了。我把讓孩子圍繞這兩個重要的要素進行創編故事作為活動的第一大塊,孩子們用老師提供的人手一份的背景圖版以及自由選擇各種小動物、各種時間(如太陽、烏云、下雨、雷電)、道具(小橋、樹等等)這些活動貼圖來豐富故事、創編情節。每個孩子都非常投入,情節也生動有趣。第二大塊就是豐富詞匯的環節了,我引導孩子用好聽的詞(形容詞、動詞)來描述故事中人物的動作或表情或心里的想法,從而讓故事更完整、更精彩、更具有可聽性。大部分孩子都能為自己的故事豐富八到十個詞匯,有初步有了豐富故事的意識。
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們無拘無束地表達、交流、爭論,滿足幼兒“說”的愿望,從而為提高全民族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出積極的貢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