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7 08:20:07
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學習空間
新《綱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它充分肯定了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食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孩子們真正地理解科學、熱愛科學。我們在科學活動中要利用各種資源,不斷豐富孩子們生活學習的環境。教師可從地區特點入手,因為本園地處郊區,周圍農田較多,老師就帶孩子們來到田野,記錄各種植物在不同季節的生長變化。孩子們親身感受到植物種類的繁多,不同的根和葉,不同的莖、花和果實,不同的生長環境和條件,不同的土質、陽光和溫度條件,不同的水分情況……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動植物的頑強生命力,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探求植物的熱情,關愛和呵護植物的情感和能力。我們還定期帶孩子參觀周圍的社區資源,茶場、洗滌劑場、奶牛場等都留下了孩子們的足跡。通過與周圍環境、動植物、大自然的直接接觸和探究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人與環境及動植物、社區之間的依存關系,更加熱愛自然、社會和生命。生活理念包含許多教育真諦,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把握生活、重視生活,真正把新《綱要》中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實際教育工作中,是每一位幼兒教師的義務和責任,也是促進孩子富有個性成長的重要因素。
四、教師加強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重新審視科學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陶行知曾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指出幼兒科學教育的重要性,論述了一整套科學教育實施的理論與方法,為后人提供了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實用而鮮活的經驗與方法。陶行知讓科學走下圣殿,開創科學教育的新領域,把幼兒科學教育作為科學教育的起始階段,并進行了長期的教育探索和實踐。陶行知認為科學教育應從小開始,從幼兒期開始,有了“科學的小孩子”,自然產生“科學的中國”。不論從國家民族發展的高度,還是從幼兒個體成長的歷程看,幼兒科學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陶行知對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有獨到的見解,其中包括科學興趣和科學應用力與創造力培養、科學知識經驗獲得、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熏陶等較全面的培養目標;陶行知認為科學教育的內容應貼近幼兒生活實際,從兒童身邊就近取材,課程內容應全面,應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陶行知認為科學教育的方法是讓幼兒手腦并用,運用多種感官,玩科學的把戲和做科學的小實驗。陶行知認為科學教育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并對教師提出具體要求。陶行知的幼兒科學教育思想對于促進我國科學教育特別是幼兒科學教育的普及與提高、加速實現“科教興國”戰略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表現在:對幼兒科學教育意義的重新認識;對幼兒科學教育目標的重新定位;對幼兒科學教育內容的和方法重新審視;對幼兒科學教育師資素質的重新考察。他除了創辦幼稚師范學校外,還采用“藝友制”的方法培養幼兒師資,為當時幼兒師資培養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因此,教師隊伍應加強學習陶行知科學教育思想,將生活教育與科學教育活動很好地結合起來,切實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