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爾安親 作者:貝爾安親 2018-06-27 11:10:57
多元智能理論主張
每一個人都俱備所有的八項智能
在我們的身體里面都有一些神經或者是腦的空間在掌管這8項職能,只是這八項智能就好像一只手伸出來,手指有長有短,所以這八項并不是全能,有兩三種智能是我們比較強勢的、有兩三種智能是我們比較弱勢,那其余是比較中庸的。
智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剛剛講到語文智能—它包含聽、說、讀、寫、作五項。
田教授舉例了一個真實案例:田教授在自己孩子小的時候,買過一套有聲的錄音帶《奶奶說故事》給孩子聽,但其實在奶奶出生的年代,正逢戰亂,她自己說她自己大字不認識幾個,但是奶奶的肚子里滿是故事,而且很會講故事。那么像這位奶奶很會說,無法閱讀,但在多元智能理論里面也會稱其具備語文智能的。
大多數人的智能可以發展到充份勝任的水平
你的遺傳是你的起點,也是你的上線,在你的遺傳的前提之下,如果受到好的栽培,那可以發展到充分勝任的水平。
智能通常以復雜的方式統合運作 智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案例:現在如果要放長假了,想來輕松下,邀請朋友來家里聚餐,像這樣一個簡單的聚餐我們要統籌運用到8項多元智能,您相信嗎?
首先:我要擬一份請客名單(人際智能:我們要清楚圈內人際關系),邀請朋友聚餐(語文智能:用最好的方式邀請,了解每個人的特點、愛好),購買食材(自然觀察:判斷食材的新鮮 數學邏輯智能:付款),做菜、擺盤(肢體、空間智能),回顧今天的宴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內省智能)。
智能可以被啟發或關閉 (明朗化經驗 vs. 麻痹化經驗)
明朗化經驗:提供發展這種智能所需要的教學,給她物質、精神上的支持。
麻痹化經驗:剝奪這些支持,甚至給他公開的羞辱,那這樣當然就會麻痹孩子的智能發展。
【案例】有一個小男生應用科目都很棒,但是他拒絕唱歌跳舞這一類的活動。當問起媽媽原因,媽媽說道:爺爺是受日本教育,當時來家里小住幾天,看到這個小男生隨著電視里面的歌星唱歌跳舞,爺爺當時就說了幾句,唱歌跳舞是女孩子做的事情,從那以后男孩就再也不唱歌跳舞。這樣就是提供了一個麻痹化的經驗。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