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軒轅金創集團 2018-06-07 16:01:30
1、保證應支原則:
一般家庭的易變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較易變現的黃金、股票等。這些款項的總和應調整到足以應付家庭4至6個月生活中的各項支出。這樣家庭在面臨任何收入危機時,仍有較為充裕的資金面對困難。
2、風險忍受度原則:
即生活風險忍受度,它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入者發生嚴重事(變)故,如傷、病、失業等,家庭經濟生活所能維持的時間長度。解決這種問題的最佳辦法就是人身保險,通過全社會分擔風險的方式來尋求完整的家庭保證。
3、知己知彼原則:
所謂知己,是指理財者要對自己家庭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包括資產和欠債,每年的收入、支出及理財目標等;所謂知彼,是指通過銀行、證券公司、媒體等了解各種不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水平。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種類。
4、熟知策略原則:
理財策略是使家庭現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必要前提。理財策略是家庭理財的生命。要使家庭理財達到由無至有、由有至多、由多至富的目的,就一定要熟知和運用好儲蓄、投資和資產管理等理財策略,以實現家庭資產的最佳配置。
5、未來需求原則:
家庭理財的明確目標之一是針對未來的家庭財務需求預作規劃,這些未來需求大致包括子女教育費用、購房費用、養老費用三大類。
6、個性差別原則:
不同收入、年齡段和不同職業的人由于抗風險能力各不相同,家庭財產狀況有差別,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和理財工具尤為重要。
7、關注現金流:
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不同,我們還有另外區分資產與負債的方式——從現金流的角度去看,資產和負債的區別在于能否帶來被動收入。資產=能為每個月帶來錢的東西;負債=每月要取走你的錢的東西。
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資產、什么是負債,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資產項中,像滾雪球一樣實現良性循環,一旦資產足夠大,產生的收入足夠多的時候,負擔這些負債完全就不是問題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