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6-02 11:41:16
成語解釋: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
成語出處: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徹底革命。”
成語繁體:發憤圖強
成語簡拼:FFTQ
成語注音:ㄈㄚ ㄈㄣˋ ㄊㄨˊ ㄑ一ㄤ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發憤圖強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成語正音:發,不能讀作“fà”。
成語辨形:憤,不能寫作“奮”。
成語辨析:發憤圖強和“臥薪嘗膽”;都有“決心努力奮斗謀求富強”的意思;它來自典故;形象而又典雅。
近義詞:奮發圖強、發奮圖強
反義詞:胸無大志、無所作為、妄自菲薄
成語例子: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老舍《鼓書藝人》十七)
英語翻譯:make a determined effort to do well
日語翻譯:向上しようと堅く決心をする
俄語翻譯:задáться цéлью добиться усидéния и процветáния страны
其他翻譯:<德>mit ganzem Einsatz um die Stǎrkung (des Vaterlandes) ringen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學生周游列國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他對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對子路說以后就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