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9 17:02:25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蘇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能量的轉換》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2)知道水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和電能,能簡單解釋能量的轉換過程。
(3)能制作一個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二、能力培養目標:
(1)通過實驗制作活動、實驗演示活動,培養學生實驗、制作、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2)通過各種討論、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與交流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目標:
(1) 樂于合作,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體會到能量轉換和我們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培養學生關心新事物的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建立能量轉換的概念,知道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探索,能針對具體情境說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轉換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教學準備:
1、能量轉換的多媒體課件。
2、小水輪材料六套,用于學生制作小玩具的材料。
3、手搖發電機七個,用于演示能量轉換的過程和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 談話: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能量及其各種各樣的形式,其實能量不僅可以以各種形式存在,而且還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能量的轉換。(板書課題)
2、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打開電視,能量從什么形式轉換成了什么形式?(出示課件,生觀察)
(生答,師板書:打開電視:電 能 → 光能 + 聲能(有一部分也轉換成了熱能))
3、現在請大家搓一搓手,有什么感覺(熱)?能量又是從什么形式轉換成了什么形式?(生答,師板書:搓 手:機械能 → 熱能 + 聲能)
4、老師在前面走,能量又是怎樣轉換的?(通過學生回答,加深對機械能、動能、勢能的理解)
二、實驗探究,體會能量如何轉換
1、 談話: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各種的能量,那究竟一種形式的能量是如何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的?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小實驗來了解一下能量是如何進行轉換的。
2、老師介紹學生桌面上的實驗材料。請大家再按照老師的步驟,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進行組裝一臺小水輪玩具,使得小水輪轉起來。
教師說明安裝步驟:
①把六片葉片分別插入輪軸中的凹槽中;
②把軸穿過輪軸中間小孔,這樣就做好了小水輪。
完成小水車后,想辦法用水流讓小水車轉動起來。
3、學生分組進行實驗。
4、匯報并討論,水流如何讓小水車轉動起來?能量是如何轉換的?
讓水流在一側葉片上,小水輪就會轉起來了。讓學生說出能量的轉換方式:水流沖擊葉片,輪子轉動起來,使得水流的能量(勢能)變成了小水輪轉動的能量(機械能)了。(板書:勢能 機械能)
5、分組實驗并討論:怎樣可以使小水輪轉得更快?
學生匯報并小結:影響小水輪轉動的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水量、水位落差、水的沖擊點。那么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葉片的邊緣等都可以使小水輪轉動得更快。(學生邊總結教師邊進行演示)
三、實驗演示,理解能量轉換過程
1、 老師說明安裝手搖發電機步驟,學生分組安裝。
1、老師演示發電的實驗。
剛才的實驗僅僅是水輪轉動,還是不能發電的。那水流的能量是怎樣轉換成電能的呢?這就需要通過一個重要的部件--發電機來進行轉換。
其實水輪的轉動會帶到發電機的轉子旋轉。發電機轉子轉動起來就能產生電嗎?下面請觀察老師帶來的手搖發電機,我用手搖轉動來代替水輪轉動,看能不能產生電使燈泡亮起來。
2、學生觀看演示,教師提問:如果手搖換成水流,那么水流如何轉換成電能的呢?
3、老師出示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
①、將皮帶緊緊地纏繞在小發電機的軸上。
②、將燈泡與發電機連接成一個電路。
③、用手轉動軸,觀察燈泡的亮滅情況,再快速拉動棉線,使軸高速轉動起來,燈泡也亮起來嗎?
4、學生按照以上實驗步驟,分組進行實驗。
5、匯報實驗情況,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小結:水能利用水位差的勢能使發電機里的渦輪轉動,勢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發電裝置,又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四、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你有哪些收獲?
2、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認識了什么是能量轉換,并通過制作小水輪,探究水流對小水輪的沖擊下,能量轉換的過程,使我們弄清楚能量之間是如何轉換的;我們還通過利用“手搖發電機發電”的實驗水,了解了利用水位差的勢能使發電機里的渦輪轉動,勢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發電裝置,又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