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坐月子食譜 2018-05-15 10:44:36
骨骼不僅支撐著寶寶軀體,還保護著大腦、脊髓等器官,使得人體在劇烈運動時能夠保持內部穩定,骨骼是人體健康的基石。而一些常見的生活習慣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骨骼健康!一起來看看影響寶寶骨骼發育的壞習慣及如何避免!
1、給寶寶睡平頭
壞習慣:民間流傳“給新生兒睡平頭”的說法,認為寶寶平頭頭部兩側太陽穴逐漸突出來,眉間印堂突出,會使面額豐滿。認為男孩這種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式的臉型是福相;而女孩扁頭扎頭發會很漂亮。其實這種觀念非常不科學而且也不健康。
可能后果:導致頭顱變型
▲寶寶頭顱CT
專家觀點:新生兒在孕育的過程中,都是有后腦勺的,這是自然賦予每個新生命的基本特征。每個新生兒出生后大約5~6天就會找到自己的特有的舒適體位,“睡平頭”的過程難免干擾新生兒尋求舒適體位的需求,對一個只能用哭聲表達不滿的新生命,任何強制措施都是非自然的,甚至還可能事與愿違。圓形頭顱腦容量更大,且圓形頭骨在受到劇烈沖撞時更能保護腦組織。
支一招:只要父母們經常注意嬰兒的睡眠體位,三兩日內,左右側仰,交替改換,那么嬰兒的頭型就會正常發育了。當然另外是極力避免使用硬枕頭,長期仰睡及用枕不當,強行壓迫小腦部位,使枕骨變形,造成小腦發育受損傷,抑制小腦下端垂體分泌生長激素。
2、長期固定姿勢同床睡→斜頸
壞習慣:小嬰兒就是有這個牛本事,即使閉著眼睛也能用嘴找到媽媽要奶吃。這是天性。但是如果媽媽和寶寶長期和保持同一個方向,那么對于寶寶頸部肌肉發育來說非常不利。
可能后果:斜頸
專家觀點:長此以往,這種睡姿會使孩子的頭、面部習慣性地向一側傾斜,形成習慣性或姿勢性斜頸(一側臉大一側臉小),俗稱歪脖子。姿勢性斜頸一般都是由于不良睡姿、抱姿哺乳習慣或一些眼科異常影響形成。左右交替哺乳或平臥睡姿,一般情況下可自行緩解。
但是如果發現寶寶在出生兩周左右出現頭面部總傾斜向一側頸部,則需要警惕寶寶的一側頸部是否有腫塊,一旦有可以感觸到的堅硬腫塊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這種極有可能是先天性肌性斜頸。
支一招:寶寶能獨睡最好,或者媽媽勤換著點方向。
▼徐若瑄曬寶寶被網友提醒斜頸
據說這與徐若瑄孕期長期固定姿勢臥睡有關。不少醫生認為,部分先天性斜頸的寶寶很大原因是跟準媽媽孕期長期保持左側睡眠有很大的關系!
3、過早學走路→O型腿
壞習慣:別家寶寶都能自己走路了,咱也抓緊練吧。有些父母把嬰兒能夠獨立行走看成是可喜的開端,在寶寶還沒有準備好時就早早地鍛煉他站立、行走。
可能后果:O型腿和X型腿
專家觀點:過早地站立與行走會對嬰兒的骨骼發育造成一定影響。由于兒童出生時骨骼正處于發育時期,沒有完全鈣化,包圍在骨骼外面的是一圈軟骨,孩子一歲以內就學著走,由于站立不穩,就會向內或向外用力,導致兩邊軟骨發育不平衡,時間久了,容易影響腿部骨骼發育出現膝內翻或膝外翻,即常見的O型腿和X型腿。
支一招:放松心態,孩子想走時攔都攔不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