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17 14:12:13
大人比孩子身高和體型上有優勢,所以有時候我們不太注意就會造成對孩子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這樣孩子會產生距離感,有時候甚至害怕;
試試和孩子對話的時候蹲下來,慢慢說輕聲說。
杜江在某綜藝節目中被稱為最受孩子歡迎的爸爸,能得到孩子們的喜歡大概是他明白孩子的需求吧,特別是他蹲下、微笑和孩子像朋友一樣談話的時候......
“蹲下”這個小動作是為了讓自己和孩子處于同一水平面,眼神有交流;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與父母是平等的,才會有安全感;記住,平等是尊重的第一步;
與孩子“有商有量”
在孩子還不能自理的時候父母當然需要為孩子處理各種事,但當孩子逐漸成長,父母就應該慢慢學會放手;
所以“孩子的一切我做主,我包辦”的想法就要改變了;這里并不是說讓父母都聽孩子的,而是在作與孩子有關的決定時,我們試著和孩子商量,溝通;
孩子是家庭的一員,父母不能因為覺得孩子不懂事、還小就為孩子作任何決定;關系到孩子的事情,譬如孩子的穿著、參加什么興趣班等等都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
如果孩子能自己作決定的事情就放手讓孩子做并尊重他的選擇;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宜的討論建議上,不能剝脫孩子被尊重的權利;
而當孩子的意見不可取時也應該耐心告知源由;這樣孩子感覺被尊重了被重視了,親子關系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并不是只有成年人才有隱私權的,孩子也有;尊重也包括尊重對方的隱私權;
比如孩子也有自己的個人物品,我們不希望有其他人去處置我們的東西,孩子也一樣;未經得孩子同意時,家長不可以不顧及孩子的反對就隨意處置;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房間,在進入房間時也應該先敲門,經得允許進入;信任孩子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
除此之外,給孩子適當的空間也很有必要;
孩子在做作業時,玩玩具時,如果不是孩子求助或者有危險的情況下,家長都應該讓孩子自主去完成手上做的事情;因為不經意的打擾可能會打斷孩子專注的思路;
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才能逐漸讓孩子形成自主獨立的習慣;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為我們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我們愛我們的孩子,毋庸置疑;因此我們更應該尊重我們的孩子,與他們平等地相處,重視他們的心聲、想法、情感......為之尊重;
尊重并不能“紙上談兵”,我們要去執行并且保持、堅持;
就像邦元英語一樣,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在孩子最適合學英語的年齡段給予孩子專注于聽力訓練的英語課程;
而且更是尊重孩子愛玩的天性,讓孩子從游戲中學習,寓教于樂;致力讓孩子能更輕松,簡單地快樂學英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