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杭州站 作者:tang 2018-03-06 14:49:00
來杭州之前,對杭州的民辦小學幼升小招生有所耳聞,但沒想到有這么夸張,只有自己親歷了,才明白之前網上傳聞所言非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在4月15號,整個杭州有不下3萬個家庭集體出動,帶著尚不知事的孩子,去爭搶民辦小學的3000余個名額,錄取比例不到10:1,熱門學校甚至超過40:1,其競爭白熱化程度不亞于高考和公務員考試。
1.緊張地備戰
其實這場大劇開場之前,早已埋下了前奏,有路子的早早打點,沒關系的提前半年開始備戰面試,帶著孩子學跳繩、看圖說話、數學思維、七大能力……爸媽們搜集各路消息,加入各種家長討論的QQ群、微信群,關注APP,唯恐錯過任何有用的信息。
網上報名一開始,微信群里的爸媽們就打上了雞血,每天打聽各路消息,一開始還能理智地根據自身家庭情況選擇合適的學校,但焦慮會傳染,到后來是不管學費,不管距離,不管理念,統統報上再說。
因為面試都集中在同一天,為了提高錄取概率,15號當天,簡直是戰斗的一天,每家都急急忙忙地趕場。有天不亮就在去育才排隊趕早場的,有5點多起帶娃趕了4場的,有沒時間吃午飯等面試的,有烈日下排隊拿號子的,不一而足。
我們家還算幸運,網上報名的2家時間錯開了一個多小時,還有1家是現場報名,剛好夠路上打車過去的時間。本著多一次面試機會就多一個概率的想法,和每一個家庭一樣,帶著期望,帶著忐忑,奔赴一個個戰場。
其實孩子們面談,是游戲形式為主,標準不固定,每個學校的題目也不同,學校擁有絕對自主權。比如跳繩傳聞是看身體協調能力,夾彈珠是看手眼協調能力,看圖說話看表達能力,找不同是看觀察能力,聽故事擺旗子是看專注力。
但這個短短的半來個小時,真的能判斷出一個孩子的能力和潛力,可是難說。一次幾千人的面談,這么小的孩子,差異并不明顯,小孩子還跟大人不一樣,受天氣、身體、情緒影響,狀態都不穩定,或許選擇也是一種形式。
2.面談完的焦灼
如果說面試當天是緊張刺激,那么面試完之后簡直就是硝煙四起、焦慮彌漫。面試完的當天傍晚,各路小道消息就開始滿天飛,有說提前錄取發了朋友圈被舉報的,有說要家長面談交贊助費的,有說關系戶占了大半的……
在官方沒有確鑿消息的時候,每一個指向暗箱操作的小道消息,都會引起集體憤怒和焦慮,因為不正規的渠道越多,意味著留給普通人的機會就越少。
本來我對自己女兒還是蠻有信心的,因為面試當天,我問她自己感覺,她說每道題都會,綜合平時我們對她的培養鍛煉和表現,還是蠻有希望。
而且在面試之前,我們也是做了很多的功課與準備,在家長幫app和微信群,qq群,公眾號,針對性地訓練,每一個消息都不放過,聽擇校講座、參加校長見面會,筆記都記滿了,對學校的特色、辦學理念都去了解打聽,考察過每個學校周邊的情況。
作為參加過n次考試鮮有失手的老司機,在準備這次民辦小學擇校招生,可以說是使出了比自己考試更多的洪荒之力,一到杭州之后,第一時間就開始著手準備,選擇的3所學校也是綜合比較選出的。
3.失望無可避免
4月16日這一天,感覺是人生中最煎熬的一天,首先是等時代的消息,雖然期望值不大,但還是抱著一線希望。有人說去年是半夜就出消息了,所以那天是抓著手機入睡的,半夜醒來迷迷糊糊第一件事就是看群里消息,困得眼睛都睜不開,還是一條條刷完。凌晨五點多,就睡不著了,一直不停刷消息。到中午,名單出來,沒有我們,群里300個人就4位幸運兒。
一線希望沒了,再等長江的消息,這所是我們一致都比較心儀的學校,因為參加了校長見面會,對學校的理念都比較認同,我女兒也很喜歡這所學校,面試那天我看孩子狀態也不錯,面了蠻長時間的。據校長說有很多公務員事業單位家庭的孩子,想著離我們省府大院也很近,家長考試環節的寫文章也是自己比較擅長的,各方面看覺得希望很大,所以抱有期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