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1-31 14:41:22
幼教網整理了2018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數學上冊《幾和幾》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掌握4和5的有關組成,并有效地滲透有序的思想。
2.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4和5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數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計數器:老師拔數,學生觀察
(1)先拔二顆珠,問:這是幾顆珠,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顆珠,這時又是幾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指名說,并請一名學生上臺寫數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顆珠,這時又是幾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指名說,并請一名學生上臺寫數字4。
(4)請你比一比:4和3誰大,誰小?請你用符號連接。
二、學習新知:
(一):主動探索:4 的組成
1.請你拿出4個小棒,擺一擺,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
2.你能把這4根小棒分成兩堆嗎?請你試一試。(學生自由活動,老師巡視)
3.學生匯報操作結果,邊板書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板書)
4.讀的組成
(1)先領讀:4可以分成1 和3,2和2可以組成4,1和3 組成4………
(2)學生自由地讀,同桌對口令。
(3)全班齊讀可以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
5.觀察上面數的組成: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再發言)
(先分成1和幾,再分成2和幾,再分成3和幾……我們在記得的時候可以只需要記2個就可以了)
(二)學生合作:學習5的組成
師:剛才,你已經拿出了4根小棒,現在想一想,再增加幾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請你趕快行動吧!
1.師:剛才你們真能干!發現了這種奇妙的規律,那么你能用這種方法來把5分成兩堆嗎?并請你把分的情況像老師一樣寫出來,可以嗎?請你們小組合作,試一試。
2.學生分小棒,老師巡視。
3.學生匯報分的情況,學生邊回答,老師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4.讀一讀
師:有誰會讀,請你試一試,我們請會讀的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好不好?
(1)小老師帶讀
(2)小組開展競賽讀
(3)師生對口令
(4)同桌對口令
(5)試著背一背
4.觀察:請你認真觀察上面的4個數的組成,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先可以小組里互相討論,每個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選一個代表發言,其余的同學認真聽)
5.你們自己組說得怎么樣,你認為哪個組說得最好?,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學生互相進行評價)
6.第19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體進行評價。
7.完成第20頁的做一做:先擺一擺,然后再連線。集體評價。
三、練一練:第21頁的第5題:集體評價。
幾和幾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識目標:掌握4、5的分解與組成,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有序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想目標:滲透相對性的觀點。
2、教學重點:
掌握4、5的分解與組成,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教學難點: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4、教學準備
小圓片、小棒、幻燈機、紐扣
5、課時:1課時
6、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好嗎?老師手里有4顆紐扣,把4顆紐扣分成兩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幾顆?教師把右手放在身后。
學生猜,猜對的回答是根據什么猜的。那么為什么猜不對呢?
(二)新授:
1、質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這個游戲才能正確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確的呢?(學生討論,說自己的想法)
從而引入要把數分解。
2、動手分一分:教師出示4個圓片,把4個圓片作為一個整體,把它分成兩份,每份都有圓片,有哪些分法呢?(學生動手分一分,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分法)
3、匯報學習情況:指名學生上來擺一擺
學生邊擺邊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
4、動動腦:說說自己還有什么方法來分數(如用手勢、用事物表示等)
5、引導學生將圖片抽象成數字,4可以由幾和幾組成?
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6、再一次玩剛才的游戲,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種,體現學法多樣化)
7、讀一讀:4的分解式,邊讀邊做手勢
(想一想,如果先說部分,再說整體應該怎么說?)
8、玩猜一猜游戲:教師兩只手分別拿紐扣,讓學生看見其中一只手里的數目,并告訴學生總數,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幾顆紐扣?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學5的分解式:學生小組內合作學習,按照學習4的分解過程, 可按照: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的學習方法學習。
10、匯報學習情況:要求每組都要說一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