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南京社區 2017-11-13 16:25:32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南京市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寧教〔2017〕13號)和《省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蘇政發〔2017〕1號)等相關文件精神,鞏固近年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均衡配置教育資源,落實免試就近入學、規范有序入學、陽光入學,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更好地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則
(一)免試就近入學原則
區教育局、街道科學劃分施教區;各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為招生主體,承擔本施教區內的招生任務,嚴格執行區教育局核定的義務教育辦學規模和招生計劃,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在確保2017年各公辦小學和初中施教區學生入學符合教育部、省政府相關規定的基礎上,執行規定班額,繼續開展小班化實驗。加強學籍管理,發揮學籍管理在治理擇校問題上的基礎性、機制性作用。
(二)依法規范原則
各校要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免試入學是法律賦予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是義務教育的基本原則,適用于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
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嚴格落實“八不”要求:
1.不得進行違規和虛假招生宣傳(包括初中進小學、小學進幼兒園進行招生宣傳)。
2.不得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合作組織以擇優、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測試。
3.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的依據或參考。
4.不得以任何名義承諾或提前簽約錄取學生。
5.不得以任何名義分設實驗班、重點班、快慢班等,應平行分班,均衡師資、均衡生源。
6.不得以政府、單位、基金會等名義收取任何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或其他費用。
7.不得超計劃招生。
8.城區公辦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招收住宿新生。
三、招生政策
(一)公辦學校
1.放大優質資源
(1)依托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優質教育資源,創辦成立一所全新的公辦初級中學——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附屬初級中學(坐落在原實驗初中舊址),今年從起始年級開始招生,其施教區按照《六合區主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施教區調整方案》(六教〔2014〕35 號)中原實驗初中施教區執行。
(2)龍池初中增掛“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龍池校區”校牌,其施教區不變。
(3)及時總結我區2016年集團化辦學試點經驗做法,鞏固集團化辦學試點成果,逐步擴大集團化辦學試點學校,全力推動集團內學校優質均衡發展。
2.施教區劃分
街(鎮)內各中小學的施教區由街(鎮)中心學校本著就近入學的原則,自主論證,科學劃定,適齡兒童少年監護人可向相應街鎮的施教區學校咨詢;主城范圍內各中小學的施教區按《六合區主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施教區調整方案》(六教〔2014〕35 號)執行,適齡兒童少年監護人可在“六合教育”(網址http://www.lhenet.net/)“辦事指南”中查詢。
3.小學入學年齡
小學入學年齡為年滿6周歲(即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出生)。
各校要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中關于小學入學年齡為六周歲的規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招收不足齡的兒童入學。根據學籍管理規定,不足齡的兒童無法取得學籍。
適齡兒童確因身體狀況等原因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其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提供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醫學診斷證明,由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審核批準,年齡可視不同情況放寬到7周歲或8周歲。根據學籍管理規定,已入學取得學籍的兒童無法再次以新生報名取得學籍。
4.入學條件
(1)施教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①適齡兒童少年應在施教區學校報名,兒童戶口應隨監護人在同一戶籍,且原則上應在2017年4月30日前取得所在施教區家庭正式常住戶籍,戶籍與實際居住地的產權證明相一致。“同一戶籍”指兒童和監護人戶口同簿。“產權證明”是指監護人的實際房屋所有權證,持證人應為兒童的監護人,而不是與他人共有權證。“實際居住”指非空掛,確實居住在產權證所在處。
②戶籍審定中出現學生戶籍與法定監護人戶籍、實際常住地(產權證)不一致等特殊情況,學校應督促其法定監護人在規定期限內,辦齊有關手續,逾期則由學校視招生計劃內空余學位情況按招生類別、錄取順序的相關規定處理。
(2)戶口隨監護人一方在施教區的兒童少年入學
兒童少年戶口隨監護人一方,在施教區有固定房產且常住,監護人的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地區工作的現役軍人(含武警);或在外地工作、務農;或出國定居;或因路段凍結,戶口無法遷入;或因父母離異等情況的,憑相關證明材料通過審核后可在施教區小學或初中正常報名入學。
(3)戶口掛靠他人處的兒童少年入學
①如果兒童的監護人有產權房(非與他人共有),監護人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將兒童及監護人的戶口遷至監護人產權房處,在監護人產權房所屬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入學。
②如果兒童的監護人沒有產權房,監護人要配合學校及有關部門做好審核工作,并與學校簽署《住房信息查詢委托書》,經核實監護人所述情況屬實的,可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4)持“四老”房屋產權證的兒童少年入學
持“四老”(“四老”特指兒童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屋產權證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可以在該產權房所屬施教區學校報名:一是兒童的監護人雙方都未購房或未分配住房;二是兒童出生后的戶口一直都與老人在同一戶籍上,且從未遷移過;三是監護人、兒童與“四老”實際常住一起。
如果兒童的監護人有產權房,即使兒童出生后戶口在“四老”處從未遷移過,也應在規定時間內,將兒童及監護人戶口遷移到監護人的產權房處,并在該產權房所屬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入學。
(5)購買二手房家庭的兒童少年入學
①每套二手房的實際住戶和曾經住戶,當年只能有一個家庭的兒童在施教區內小學或初中報名。
②滿足①要求,監護人應在規定時間內辦好二手房的產權證和兒童及監護人戶口遷入手續,并實際居住,可在產權房所屬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入學。
(6)家庭有多套住房的兒童少年入學
家庭有多套住房的,應以監護人和兒童在同一戶籍并且與實際居住的產權證一致的房產為準。報名時,憑該居住地的產權證明及戶口簿到所屬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
(7)拆遷戶家庭的兒童少年入學
①拆遷戶未安置到位的或未自購新房的,憑相關證明材料在原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入學。
②已安置到位但未取得房產證的,憑拆遷安置協議等證明材料在安置房所屬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入學。
③已自購新房且取得房屋產權證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將兒童及監護人的戶口遷至監護人產權房處,在新購房所屬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入學。
(8)共有住房、小產權房家庭的兒童少年入學
共有住房家庭兒童少年的監護人名下有其他房產,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將兒童及監護人的戶口遷至監護人產權房處,在監護人產權房所屬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入學;如果兒童少年的監護人沒有其他產權房,監護人要配合學校及有關部門做好審核工作,并與學校簽署《住房信息查詢委托書》,經核實監護人所述情況屬實的,可由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適齡兒童少年家庭由于歷史原因購買的小城鎮戶籍或購買“小產權房”無法落戶,造成戶籍與房產不一致的情形。①已自購新房且取得房屋產權證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將兒童及監護人的戶口遷至監護人產權房處,在新購房所屬施教區小學或初中報名入學。②監護人名下無房產,“小產權房”為其自有的唯一住所且實際居住,區教育局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9)電腦派位入學
根據市教育局2017年招生入學文件要求,采取控制熱點公辦學校招生規模,按照兩個“不低于”的原則(電腦派位學校數不低于去年,電腦派位計劃數不低于去年),繼續推行熱點公辦學校空余學額電腦派位。我區實行電腦派位的熱點公辦學校名單及電腦派位計劃,待公辦學校符合招生入學條件的學生報名登記結束后,研究確定并于5月26日前公布。
區教育局將加強對電腦派位工作的指導,相關熱點公辦學校要按照市教育局統一的時間和工作要求,規范開展電腦派位的報名登記(小學:6月2日-3日,初中:6月9日-10日),并組織實施電腦搖號派位工作(6月24日上午)。
有參加電腦搖號需求的六合戶籍學生,符合電腦派位報名條件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在區內熱點公辦小學中選擇一所學校填報電腦派位志愿;符合電腦派位報名條件的小學畢業生在規定招生范圍內的民辦學校(含勵志學校初中部)、南京外國語學校和區內熱點公辦初中校中選擇一所學校填報電腦搖號志愿。其中,選擇參加區內熱點公辦學校搖號而沒有搖上的學生,若原學區學校已被作為公辦熱點學校實施電腦搖號派位,則不能回原學區學校就讀,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就讀學校。有參加電腦搖號需求的非六合戶籍新生,需回戶籍所在區教育局填報電腦搖號派位志愿。
(10)特殊兒童少年入學
特殊教育學校和義務教育普通中、小學應積極接納視力、聽力、言語、智力及肢體殘障等特殊兒童少年入學,嚴格做到“零拒絕”。各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經教育診斷與評估認定、具備隨班就讀條件的適齡特殊兒童少年入學或休學康復后復學。對年齡在6-15周歲、因重度殘障等原因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特殊兒童少年,其所在施教區學校要創造性地開展“一生一案”送教上門工作,努力使每一位特殊兒童少年都能接受義務教育(全市特殊教育學校及招生范圍一覽表見附件)。
(11)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是指非南京市戶籍隨遷至六合務工人員的子女,兒童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應在我區暫住地已實際居住年滿一年(至當年5月31日止)。凡符合就讀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本著就近入學的原則,攜帶有關證明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公辦小學、初中(根據居住證,主城區以滁河為界,①滁河以北,龍津路-延安路-延安北路以東,到靈巖小學或雄州初中;②滁河以北,龍津路-延安路-延安北路以西,到城西學校;③滁河以南,到龍池小學或龍池初中。居住在街鎮的到相應街鎮小學、初中)提出就學申請。現場審核時,監護人須同時提供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并簽署“居住證登記信息查詢委托書”:①家庭戶口簿和監護人的身份證;②監護人相對穩定的工作證明(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及個人社會保險繳費滿一年憑證,或工商部門頒發的滿一年的有效營業執照等);③由公安部門出具的監護人在本區居住滿一年的居住證或暫住證;④符合流入地計劃生育政策規定的相關證明材料;⑤小學畢業生學籍卡(限初中新生入學)。在學校審核材料時,監護人應盡到告知義務,不得隱瞞、造假,并配合學校做好相關證件的核實工作。待指定學校施教區內適齡兒童少年學位派定后,安排符合政策條件的兒童少年入學。指定學校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錄取名冊須報區教育局審批。
(12)跨區域兒童少年入學
①非六合戶籍但屬于南京市其他區的適齡兒童監護人應在市規定的時間內(5月13日-14日)到戶籍所在地所屬施教區小學報名;非六合戶籍但屬于南京市其他區的小學畢業生應在市規定時間內(4月21日-22日)攜帶“南京市跨區就讀生回戶籍地登記通知單”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區教育部門指定地點登記報名。
②六合戶籍在南京市其他區跨區就讀小學的畢業生,需要回我區就讀初中,法定監護人(或學生)攜帶“南京市跨區就讀生回戶籍地登記通知單”和相關材料(學生本人和監護人戶口簿、監護人房屋所有權證和一張一寸照片),于4月21日-22日到六合區招生辦公室(延安北路25號),履行報名登記手續,由區教育局統一安排在戶籍地所在初中入學。
③六合戶籍在區內跨街鎮就讀小學的畢業生,需要回戶籍所在街鎮學校就讀初中,監護人須在5月20日之前向所在小學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戶口簿等相關證件材料。相關小學收集整理后向中心學校上報,中心學校審核、簽署意見并匯總成表,于5月30日前上報區教育局(直屬小學直接上報區教育局)。
(13)政策照顧對象子女入學
在義務教育入學招生過程中,對以下對象給予適當照顧:烈士子女;因公犧牲的軍人和警察子女;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全國勞模及對六合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人員的子女等。
華僑子女、港澳臺胞子女由區教育局依據國家、省、市有關文件規定安排有關公辦學校就讀。
以上照顧對象在規定時間內憑有效證件和市、區相關職能部門出具的證明等材料到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登記(地址:六合大廈1722室,電話:57110256),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學校入學。
(14)初中特長生入學
根據南京市相關文件要求,今年我區符合申報初中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的學校、項目和計劃為:
①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體育(籃球項目)特長生6人。
②金陵中學龍湖分校:體育(男子足球項目)特長生5人、體育(田徑項目)特長生6人、藝術(書畫項目)特長生20人。
③勵志學校(初中部):體育(女子足球項目)特長生5人。
相關學校體育、藝術特長生申報項目及計劃的確認要經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區教育局屆時將在六合教育網上公布《2017年六合區初中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實施方案》(含招生學校、招生項目、招生計劃、報名條件、專業測試、錄取辦法等)。
相關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的學校要根據南京市2017年初中特長生招生的文件精神及《2017年六合區初中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實施方案》,認真制定學校特長生招生工作方案,在區教育局相關科室(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嚴格執行招生計劃,規范組織體育、藝術特長生報名、專業水平測試和錄取工作,其他學校一律不得以特長生的名義招收學生。
被錄取的體育、藝術特長生不再參加義務教育學位派定和電腦搖號報名工作,其他學校也不得錄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