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11-01 16:36:22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產后該如何進行保健,希望對準父母們正確坐月子,健康的產后恢復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產后媽媽產褥期保健非常重要,如果一疏忽,很可能會感染上很多的病癥,那么,產婦產褥期該如何護理呢?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下產婦產褥期的身體狀況以及身體各系統的變化。
1、心血管系統
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患有妊娠合并心臟病,那么,不管你采用哪種方式生產,都要特別注意產后3天的變化。因為產后3天內,由于子宮收縮,大量血液從子宮進入體內循環,造成回心血量明顯增加,這時候心臟負擔加重,容易誘發心力衰竭。
2、呼吸系統
產婦分娩后,腹部慢慢恢復到正常位置與狀態。因此,整個人會感覺呼吸特別順暢,不會再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如果還是有呼吸困難的現象,就一定要趕緊看醫生,通常要先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
3、泌尿系統
自然分娩的產婦,在產后6小時內,尤其要重視排尿情況。自然分娩的產婦,膀胱在胎兒通過時受到擠壓,有時候尿道周圍組織腫脹、淤血、血腫會造成新媽媽對膀胱漲滿的敏感度降低,容易出現排尿困難的情況。
如果在生完寶寶后6小時內,還沒有排過尿的話,這時候要進行導尿。同時,漲滿的膀胱也會影響子宮收縮。
4、消化系統
自然分娩的產婦,由于在生產時能量的消耗和體液的大量丟失,會造成產后特別口渴和饑餓,這時候一定要趕緊吃東西,最好吃面條、粥等。產婦分娩后腹部壓力降低,腸蠕動減慢,也有可能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5、產婦產后身體的其他反應
惡露
分娩后,產婦陰道中可能會流出一些排泄物,這叫惡露,主要是由血液、脫落的子宮蛻膜組織,黏液等組成。通常狀況下,在產后1周內,惡露為鮮紅色,量比較多。到了第2周,會慢慢變少,顏色也開始變成淡紅色。接著會變成淡黃色,黏稠的,量更少。一般3-4個禮拜就會消失了。
體溫
產婦分娩后,除產后第一天體溫略高一些,不超過38度。其它時間體溫都是正常的。在產后的3~4天,因為乳房開始充盈,血管擴張,所以你會感覺乳房周圍似乎熱熱的,這同樣會造成體溫短時間內升高,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產后血壓變化不大,比較穩定。但是脈搏會稍稍慢一點
出汗多
產婦生完孩子以后出汗會比較多,這主要是因為懷孕期間母體內增加了很多水分的緣故。分娩后這些水分就會通過出汗排泄出來。相反,如果生完孩子后一點都不出汗的話,那就要去看醫生了。
便秘和小便困難
分娩后,很多的新媽媽可能會出現便秘和小便困難的問題,一來是因為新媽媽產后活動較少,腸道蠕動緩慢,所以容易出現便秘。二來是因為生產過程中胎兒頭部壓迫膀胱時間比較長,所以容易造成排尿困難。
6、要重視產后第一次大小便
由于生理原因,新媽媽生完孩子后第一次排尿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新媽媽也要盡快排尿,在產后8小時最好做到排尿,就算是沒有尿意,也要盡量排尿,不然可能會造成小便不暢甚至尿潴留。如果真的不想上廁所,可以用手按一按小腹部下方或使用暖熱水袋敷小腹,。
產后,如果第一次大便無法排出,可以嘗試多吃些蔬菜、水果,還要多喝水,睡前飲1小杯蜂蜜水。吃一些面食類的食物也能夠緩解便秘。如果實在無法排便,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果導片或用甘油栓、開塞露塞入肛門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