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10-12 20:34:30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常規培養教案《利用自然優勢為幼兒創造教育環境》,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工作規程》與《綱要》中都指出:“創設與教育內容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同時,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各種材料,來拓展幼兒教育的空間。根據《綱要》精神,伴隨新教材改革,我們改變了舊的教育觀念,建立了新的教學理念。我們在嘗試著利用大自然這個豐富的物質世界,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根據我們農村幼兒園現有的辦園水平,結合利用當地農村資源優勢,充分挖掘當地的自然資源,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自然材料,讓幼兒進行手工操作使用,使幼兒的學習效果和精神面貌都有良好的改觀。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動材料,運用天然材料開展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獲得真實的感受。在農村這個廣闊的田地里,有許多自然材料可利用。”大自然是可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有千姿百態的山川溪流,物質繁多的花草、樹木、莊稼、鳥獸、魚蟲,它們以自然美的形態展現。給人以美的享受。幼兒天真好奇,他們常被自然景物的色彩、形態、聲音所吸引。因此,我們首先要帶幼兒走進自然,觀察自然;然后把自然帶進教室,研究自然,利用自然。
一.創設生動活潑的動物角,豐富幼兒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隨著季節的變化,帶孩子走出活動室,走進大自然去逛一逛,讓幼兒捕捉各種各樣的昆蟲,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動。我為幼兒準備好大口瓶,跟幼兒一起捕捉蝴蝶、瓢蟲、螳螂、蛐蛐、蟈蟈等,孩子們對此類活動特感興趣。對待孩子們親自捕捉的昆蟲,決不能輕易仍掉,我們一起把這些小東西帶進教室喂養一個階段,然后制作成標本,創設一個活潑可愛的動物角,即豐富了幼兒的生活,又為幼兒進行繼續觀察、認識、分類創設了條件。
為了讓幼兒系統的認識小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慣、生長過程等,我請家長幫忙,利用澆地時間,在小河溝里捉些小蝌蚪、小魚、小蝦等,讓幼兒帶來放在活動室的動物角,因為這是孩子們自己從家帶來的,自然就非常喜歡它們,就會主動的去喂養,去照顧它們,更會保護它們。孩子們每天都會去觀察它們,議論它們.由于孩子們經常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不斷地觀察、議論,不但了解了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成長情況,而且使孩子們的生活變的更加豐富多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