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22 17:19:05
二、讓幼兒學會觀察,培養對繪畫的興趣。
觀察是孩子認識事物、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迸發創造力的基礎。教師應創造條件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生活,讓他們以愉快的心情去認識生活,不能為了教而去學,而應該貼近生活,尋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入手,這樣畫出來的就具體生動。幼兒會發現別人沒有注意的細節。教師對幼兒繪畫觀察力的培養可隨時進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人和物及大自然四季景色的變化,讓幼兒對事物本身發生興趣。觀察對象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轉到萬物,有助于幼兒觀察力的提高。這樣便強化了觀察的視野,同時也教會了幼兒觀察的方法,豐富了知識。但是幼兒在觀察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為了提高觀察效果,觀察前可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觀察,邊看邊提問題,可以引導幼兒先整體后局部的觀察,也可以先局部再整體的觀察,也可以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分辨事物的相同與不同。
如畫“小雞”,就可以教幼兒從整體形態上看:小雞的全身長著什么?它的樣子怎么樣?(毛茸茸的,很可愛。)再看看局部的結構:小雞的頭長得怎樣?像什么形狀?(圓形)小雞的身體長得象什么?(圓形)身體的下面長著什么?小雞毛茸茸的毛是什么顏色?有幾種顏色?教幼兒從整體到局部,從主要部分到細節部分,從各部分結構到色彩,一一觀察分析。幼兒有了感性認識,就會激發他們的繪畫興趣,產生繪畫的愿望。
三、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幼兒自由表現。
被動的訓練使幼兒表現不出童趣美,也體會不到繪畫的藝術美,這怎么能提高兒童的藝術素質?又怎么能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藝術部分明確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理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啟發式教學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可是老師成為幼兒的大朋友,共同商量,共同作畫,幼兒學畫成績將不斷提高。啟發式教學提倡幼兒自己去觀察、分析,表現生活,提倡尊重和愛護幼兒的審美特點和自由表現。繪畫活動中的技巧只是教會幼兒造型、色彩等,而不是束縛幼兒的童心童趣,只要我們相信幼兒的繪畫潛力,幼兒的繪畫才能才會最大限度迸發出來。
四、發揮幼兒想象力,讓畫面靈動起來。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還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大膽豐富的想象,能產生創造的靈感,幼兒的想象力是很活躍的,如果教師注意加以引導,他們會創造出許多新奇的畫面,對他們富于想象的畫面應贊揚、鼓勵,不應壓制,允許他們“想入非非”,如果我們打擊孩子想象的積極性,想象的翅膀受到束縛,創造的火花也就冥滅了。
我們珍視兒童畫的特點,讓孩子以純真的感情去表現他們的生活,幼兒天生喜歡喜歡涂涂畫畫,其創造力宛如一座礦山,值得我們去開發。幼兒美育是扎根的工作,多給與智慧的啟迪,心靈的美化,使孩子擁有更豐富、活潑、富有情趣的生活,使他們富有個性的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