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19 21:59:51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教學策略論文《挖掘操作材料的潛在作用》,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傳統的教育觀念只注重課程上的知識傳授,忽視了潛課程的作用。潛課程就是那些沒有在課程計劃中體現,但卻是教育實踐和教育結果中必不可少的有效的組成部分。潛在課程易接受,會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或是在自覺狀態下愉悅地接受。隨著幼教事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理念,打破了過去的一味追求知識和結果的教育傾向,開始尋求能夠促進幼兒發展的課程模式,也開始重視幼兒的游戲。
幼兒期充滿著好奇心和想象力,總喜歡問這問那,喜歡動手探索和嘗試,幼兒也往往是通過直接的操作活動來獲取相關知識,這也是創造的萌芽.幼兒具有很強的創造力,幼兒發展是在與操作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在親身的感知、體驗中表現出來的,因此幼兒的發展與幼兒游戲中的操作材料密不可分。
游戲是幼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來說是件快樂的活動,是幼兒自我發展的過程,《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游戲能擴展幼兒的活動范圍,從而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快樂。游戲蘊含著重要的教育契機,有著不可忽視的教育價值。通過操作游戲材料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開闊性、獨創性,從而形成一個充滿創造精神的人才。
一、操作材料的投放要從幼兒的實際水平及興趣點出發
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思維,對色彩鮮艷、活靈活現的玩具愛不釋手,從而激發他們對游戲的主動性、興趣性。興趣是人類事物的特殊認識傾向,這種興趣促使幼兒探索新事物,尋求新發現,開拓發散思維,使精神獲得愉悅。小班幼兒小肌肉還處于發育階段,自理能力相對較弱,結合幼兒特點我們創設游戲“喂豆豆”,利用廢舊的方便面盒、酸奶盒制作出{紅色小魚}、{綠色青蛙}和{憨態小熊}的形象,讓幼兒練習用小勺喂小動物吃豆豆?蓯鄣膭游镄蜗蟊妒苡變合矚g,激發幼兒動手愿望,每次區角活動幼兒都吸引幼兒玩。通過此游戲鍛煉了小肌肉的發展,促進了幼兒手眼協調,增強小手的靈活性,使幼兒獨立進餐、獨立穿脫衣服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適宜的操作材料不僅使幼兒始終保持游戲的興趣還能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男孩子喜歡玩汽車,于是我設計了一座立交橋,用兩個薯片筒做橋墩,兩邊的斜坡分別用瓦楞紙、電光紙制作,中間的橋面上灑滿碎石子,讓汽車在三條不同質地的路面上行駛,幼兒在操作中感知、發現汽車在不同路面行使中速度的變化。通過玩賽車游戲啟發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從中悟出其中的奧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