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9-19 16:56:40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教育探索論文《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的研究及實踐》,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
幼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基礎!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組織實施中,《綱要》還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空間,幼兒園同時應為社區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務。”這充分說明了幼兒教育與社區教育息息相關,社區在幼兒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依托社區、服務社區將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將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兩者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更好地促進幼兒教育的社會化,這是新時期擺在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通過這個課題的研究,探索一條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相互利用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社區教育水平,促進幼兒教育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二、開展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開展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相互關系的課題研究,我們具有豐富的幼兒教育經驗和優越的社區資源。一是科研能力強。我園有十多年的辦園歷史,師資整體素質在區里處于領先水平。在此之前,我園已開展了一次社區教育資源的研究,并且經常聘請專家到園指導教研活動,教師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同時,園及社區領導對該項研究工作高度重視,經常為社區發展獻計獻策。去年,南塘分園重視與社區的聯系合作,堅持每月舉行一次活動或社區文藝活動,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密切幼兒園和社區的聯系。這些活動,為這次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二是教育資源豐富。南塘、南苑社 >> 區具有獨特的教育資源,區內有許多公共設施,包括公園、學校、圖書室、社區活動中心、超市、醫院;還有街道、地段民警、居委會干部和物業管理人員以及許多熱心幼兒教育的各界人士、先進工作者、抗美援朝的老干部、先進教育工作者、戲劇愛好者;更有河流、小溪、樹木、農田、農作物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等等。這些資源提供了幼兒教育、生活、學習的活教材,是我們進行研究的有利自然條件。
三、課題研究設計
。ㄒ唬 理論依據:
。1)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幼兒的發展不取決于客體,也不取決于主體,取決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是通過具體的活動來實現的,沒有活動就沒有真正的學習。充分調動和挖掘社會生活中豐富的教育資源,選擇具有時代性和切實性的教育內容,通過開放性、探索性、互動性的多種生動形式,讓幼兒在真實的社會活動中,去經歷、嘗試、發現、學習,從而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初步形成適應社會的能力。
。2)兒童教育前輩陳鶴琴強調“活的教育、活的教材,主張到田間去,到自然界去,大自然就是活的教材。”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園應密切與社區的聯系與合作,宣傳幼兒教育知識,支持社區開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動,爭取社會支持和參與幼兒園建設。”
因此,開展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的課題研究,既有理論上的依據,又有實踐上的需要,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研究目的:
通過研究,讓幼兒初步了解社區中一些有效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增強幼兒環保意識,萌發幼兒敬老、友愛、勤勞、善良、勤儉節約等健康情感與品德,激發 >> 幼兒熱愛自己生活中的環境,使幼兒的認知、情感、行為得到良好的發展。同時,建立幼兒園與社區聯系的常規性合作,探索一條幼兒園與社區資源共享相互利用的工作方案。
(三)研究原則及方法:
本課題采用文獻法、調查法和行動研究法。課題研究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開放性原則:
教師要有孩子創設寬松、愉快的良好環境,讓幼兒有自主活動的權利,教師多傾聽幼兒的意見,留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2、合作性原則:
教師、幼兒與社區中的有關人員有機而動態地相互作用,達到共同學習進步。同時幼兒園、社區緊密聯系在一起,有利于課程發展與實施多樣化和本土化。
3、互動性原則:
在親子活動、節日活動中,通過與成人交流,幼兒的情感得到滿足,拓展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在主動參與、主動構建過程中獲得經驗與能力。
4、整合性原則:
幼兒園課程是引導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課程,因此,把視點僅停留在幼兒個性生活上是不夠的。幼兒園課程總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的社區生活,因此,幼兒園課程的開發應充分研究所在的社區生活。本學期我們把《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的課程作進一步的研究,教師要利用和有目的地整合幼兒園、社區中 >> 的各方面資源,為孩子們創設溫馨、寬松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ㄋ模┭芯繉ο笈c時間:
對象:我園小、中、大班6個班幼兒。
時間:2005年7月—2006年9月
四、研究內容和措施
1、主要內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適合有效利用社區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的活動方案。
。2)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強的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相互利用的工作方案。
2、主要措施:
。1)選擇教育內容:對社區內教育資源進行一次調研,重點篩選對幼兒教育有正面、積極影響的教育資源。
(2)利用社區資源,組織幼兒走向社區,讓幼兒親臨大自然,到社區內參觀、學習與觀察。
(3)制訂親子活動、節日活動計劃,請社區人員與園內幼兒一起開展各項活動,讓社區老人、未入園的小孩等感受到幼兒園的快樂。
(4)開設社區0—3歲學齡前家庭教育目標宣傳窗,將提高家教質量要求納入文明小區創建活動中,形成有利于幼兒發展的社區育人環境。
(5)幼兒園定期開設0—3歲學齡前家庭教育指導講座,定期舉辦專家咨詢活動,讓學齡前家長更有針對性的教育孩子。
(6)制作宣傳版面,發一份“愛心義買,扶貧幫困”活動倡議書,發動全園教師、幼兒、家長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捐獻舊報紙、廢紙箱、空易拉罐等回收物品,每周一把各種廢舊物品分類放入“愛心捐獻”回收箱里,然后由社區居委會干部負責處理,所得款在幼兒園設立“愛心基金”,解決社區中一些生活比較困難的老人及殘疾人,并為保護小區環境起著宣傳作用。 >> (7)充分利用園內現有的大型玩具設施,利用雙休日向社區孩子免費開放,老師協助做好管理工作。
五、研究步驟:
1、回顧總結與反思階段(2005年6月—2005年8月)
去年,我園開展了“如何有效利用社區教育資源”的探索研究,初步研究和嘗試了幼兒園與社區合作的一些做法,形成了幼兒園與社區合作的主線。通過前期研究,我們發現,幼兒園與社區資源的合作、利用僅僅停留在孩子的社會化發展,在如何發揮社區自然與人文環境方面還挖掘不夠,指導0—3歲家庭教育上也不夠深入。因此,我們在總結去年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研究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的關系。
2、調查研究階段(2005年8月—2005年9月)
。1)摸清社區資源: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大量的有關社區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從中尋找有價值內容。
。2)制定研究計劃:在收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課題組初步制定本課題的研究計劃,包括研究目標、研究步驟、成果形式等。
。3)論證課題:在確定研究計劃后,邀請有關專家對本課題的研究作綜合評價,確定本課題是否符合綱要精神,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3、具體實施階段(2005年9月—2006年7月)
根據課題研究的總目標,制定適合本園具體操作的教育目標,包括情感、認知、行為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分別包括小、中、大班各年齡階段的目標。選擇具體教學內容,制訂有效利用社區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的活動方案。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積極探索幼兒園與社區聯系的常規性合作,探索一條幼兒園與社區資源共享、相互利用的工作方案。
4、總結階段:(2006年7月—2006年9月)
(1)對整個課題研究進行全面總結,采用問卷法對部分家長、幼兒進行抽樣調查,了解參加社區活動后的看法和教育效果,并作出評價。
(2)總結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合作的經驗,形成專題研究報告,匯編《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的成果集》。
。3)撰寫總體研究報告,2006年9月前完成。
六、研究過程:
一、建立幼兒園與社區聯系的常規性合作:
在這一年中,為了使幼兒園與社區能走上常規性合作,園領導與社區的干部進行商量,決定在每一個學期內召開兩次碰頭會議。期初,我園邀請了社區教育干部來幼兒園座談,老師們對社區內的教育資源進行一次調研,雙方交流了下半年的教育安排與合作需求,研究具體合作事項。期末我們邀請了區社區教育干部、社區干部、物業主任、地段民警等一起開了座談會,用多媒體的形式介紹了幼兒園“貫徹綱要,服務社區”的情況,聽了匯報后,他們對此合作會議十分重視,雙方又提出了幼兒園與社區進一步合作事項。如地段民警告訴我們,特別是我們南塘園區更要引起高度重視,幼兒園周圍有30多名精神病患者,老師們帶孩子外出散步時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囑咐老師們帶上交通信息。如遇到突發事件,馬上打電話,他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現在老師們的聯系本上都有了地段民警的電話。物業主任說:“自從幼兒園進入社區后,社區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幼兒園是社區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作為物業部門我們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幼兒園的工作。”通過上述的了解和溝通,為幼兒園與社區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有效利用社區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的活動方案:
幼兒園課程是引導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課程,因此,把視點僅僅停留在幼兒個性生活上是不夠的,幼兒園課程總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的社區生活,因此,在這一年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和有目的地整合幼兒園、社區中的教育資源,為孩子們創設溫馨、寬松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1、挖掘、有重點篩選社區教育資源:
本學期老師們能深入實地研究,多次上門請教社區里的教育干部,對社區內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進行匯總。我們把社區資源分為物質資源、人才資源和自然資源。物質資源包括:社區里的圖書室、社區活動中心、學校(聾啞學校、南苑小學)、公園、醫院、超市。人才資源包括:認識街道干部、居委會干部、物業管理(門衛、保安消防、保潔、維修)、小區內各界人士(先進工作著、老志愿軍、老教育家)。自然資源包括:植物(農田、農作物、花、草、樹)、河流、小溪等。
2、建立必要的社區教育基地:
社區教育基地是幼兒園教育資源的一種重要補充,我園的三個分園分別處在南塘、南苑、華興三個小區內,這三個小區處于城鄉交界地帶,但地理位置都比較集中,因此我園把三個社區的資源也進行了優勢互補,同時又把社區資源分為活動基地、德育基地、教育基地三部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