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8-31 10:47:01
師:你們想變成一只小鳥嗎?讓我們一起來變成小鳥吧?
幼:(完整說兒歌第三句)如果我能飛,我要飛到森林里,變成一只小鳥兒,快樂歌唱。
評析:幼兒借助多媒體課件,在猜一猜、看一看、學一學、說一說的過程中,對詩歌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愉快的情景下體驗了語言活動的樂趣。
(3)完整欣賞兒歌:
①師:我們聽的、說的就是一首完整的兒歌。讓我們聽背景音樂,欣賞兒歌吧。
②師幼共同看課件說兒歌(兩遍)。
評析:因為前面都是分段學習,所以這里有必要讓孩子完整欣賞一遍,給孩子一個兒歌的完整概念。然后進行看課件師幼同說。說的時候,老師可以說輕點或用一點手勢提醒,重要的詞要留給孩子們說。這樣孩子更容易學會,也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學習。
3.布置場景,角色表演:
師生共同布置“藍天”、“大海”、“森林”三個場景,教師和幼兒共同朗誦、表演兒歌。(播放舒緩音樂。)
評析:讓幼兒參與布置場景,提高了幼兒的興趣度,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
4.自由想象,開展仿編。
師:如果你能飛,你想飛到哪里去?變成什么呢?(3—4名幼兒。)
幼兒展開想象,自由回答。
評析:發散幼兒思維.讓幼兒大膽表達。
5.扮演天使,結束活動。
師:讓我們做一名快樂的小天使,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吧!(播放舒緩音樂。)
評析:首尾呼應,活動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1.教材選擇生活化。詩歌描述的內容,孩子們要有生活經驗,才能充分理解,有話可以說。本詩歌無論是場景,還是詩歌中涉及到的事物,幼兒都比較熟悉。
2.教學方式游戲化。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是小班孩子最顯著的特點。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開心,學得快樂,本節課做到了學習與游戲的有機結合。
3.教學過程層次化。在教學過程中,先學每句詩歌的前半句,后學詩歌的后半句,逐步深入,孩子很容易接受,達到了教學目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