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1-01 15:42:34
3、游戲法:
游戲法是萬法之首,游戲更是孩子們所喜歡的。讓實物圖片與顏色圖片想匹配,才能達到幼兒理解、鞏固的目的。
(六)說學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感官參與活動。通過動口、動腦積極參與,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積極主動學習的。
(七)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三大塊,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感受,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但是眾所周知幼兒感知事物都是從具體到形象的,光靠枯燥無味的欣賞和講解,幼兒可能會知道秋天的顏色,但都是機械的,無法理解的,更談不上去仿編了,樣讓孩子真正理解、并學會仿編,我將活動設計成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兒通過直觀的看和聽,教師啟發式的運用圖片,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第二部分:給孩子一定的圖片參考,讓孩子學習仿編句子。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提問導入:秋天是什么顏色的?讓幼兒進討論。目的是讓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顏色和事物,并進行必要的聯系。
第二環節:欣賞散文詩,目的是讓幼兒對文章有了解。
第三環節:根據散文內容進行提問,目的是讓幼兒初步理解散文內容。
第四環節:教師一邊朗讀散文,一邊演示教具,讓幼兒從視覺上直觀地接觸到散文內容。
第五環節:欣賞錄音,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
--設計提問:小草、楓葉、菊花、松樹、大地是怎樣說的?
--討論:為什么小草說秋天是黃色的?楓葉說秋天是紅的?松樹說秋天是綠的?大地說秋天是絢麗多彩的?
第六環節:幼兒跟錄音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目的,感受散文詩的意境。
第七環節:仿編詩歌。目的是讓幼兒發揮想象,聯系實際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可設計提問:還有誰會告訴我們?它會說秋天是什么顏色的呢?
可將幼兒的回答用簡筆畫記錄在黑板上,以此來激發幼兒想象,回答的興趣,并將新編的詩歌融入到散文詩中,讓幼兒朗誦,使散文內容升華!
(八)活動延伸:
提供幼兒更多的實物圖片與顏色標記,讓幼兒進行實物配對,并運用卡片進行散文仿編練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時提醒幼兒觀察生活中秋天的顏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