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27 15:38:28
1、靈活的時間安排。從時間上來看,給幼兒充足的區域活動時間和延伸區域活動的時間。如果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間所進行自主性探索未完成,可以鼓勵幼兒自主安排,在延伸區域活動的時間里繼續完成。從時間上,為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自主性學習提供保障。
2、高效能的空間布局。從空間安排來看,幼兒以一個活動區域為探索的主要空間,以其他活動區域為輔助探索空間,發揮區域布局的高效能。如幼兒所進行的探索活動需要跨及幾個區域,教師應給予支持和幫助,最大限度地使幼兒提高自主性學習的效率。
3、參與式的活動情境創設。區域活動的情境能激發幼兒自主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參與區域活動情境的創設,是自主性學習的開始。在創設區域活動情境中,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思考,大膽想象,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是參與的過程,更是自主性學習的過程。當幼兒對區域活動的情境喜歡了、熟悉了、理解了,自主性學習的內容會更加豐富,方法會更加多樣。
4、多樣的活動材料。材料是幼兒區域活動中的操作工具、游戲道具、探索學具、娛樂玩具。幼兒在對材料的直接感知、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想出新的玩法。當幼兒對活動的材料感興趣時,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得以提高。首先,活動材料的投放要具有豐富性。如,我們可以發揮老師、家長、幼兒的共同力量收集大量的材料。大到水桶、紙箱、輪胎、等,小到紐扣、石子、紙盒等。還有日常生活用品如杯子、刷子、報紙等。農村里的麥稈、稻草、種子等。將一切可用材料均為幼兒的自主性探索服務。其次,材料的低結構性。高檔精美的玩具固然好,但是它們只能引起幼兒一時的興趣。反而身邊隨處可見的底結構的材料,能夠引發幼兒無窮無盡的思考。這些材料簡單、多變、可替代,對幼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他們會不停地擺弄,主動地探究學習。
三、因地制宜,恰到好處地支持與引導。
陶行知先生主張要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在區域活動中,要增強幼兒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則需要因地制宜,恰到好處地給予支持與引導。
1、明確自己的角色。教師在區域活動中,要明確自己只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而不是指揮者。教師在幼兒進行自主性學習活動時,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去感受幼兒開展活動的實際情境、實際動機。當幼兒需要你的肯定與支持時,適時地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
2、善于觀察與傾聽。教師要勤于觀察,善于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學習是在活動進行的某些環節中幾種體現出來的。有時候,幼兒的探索剛剛開始就夭折了,有時候幼兒的探索進行到一半受挫放棄,有時候幼兒的探索只差一步就會獲得成功。這些時候,都需要教師細致的觀察,積極的引導。教師還要樂于傾聽幼兒的想法。教師聆聽幼兒的發現與問題,全面了解幼兒的想法,了解幼兒遇到的困難,能給自己的引導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學會沉默。教師在幼兒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沉默。幼兒自主性學習是幼兒憑借自己的經驗,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想法,進行的嘗試性的操作探索活動。教師要給予幼兒探索的時間,學會等待成功或者失敗的出現。當幼兒在自主性探索中想法不完善,或忽略了某些現象時,教師不要急于強調錯誤,而要以參與合作者的身份進行暗示,引導幼兒進一步主動探索,從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利用不斷質疑的方法,激發幼兒自主性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4、鼓勵、強化幼兒的自主性學習行為。幼兒非常在意自己的游戲行為是否能得到老師的認可。一旦得到教師的認同或者贊揚,幼兒的這種行為就會不斷強化。因此,教師在區域活動中,應不斷強化和鼓勵幼兒的自主性學習行為。如,教師可以通過積極的話語來激勵幼兒,“你今天的想法真不錯”“今天你有了新的發現”等,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我們必須認識到教師的支持性在幼兒區域活動中的價值,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表現行為,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創造良好的物質環境,提供恰到好處的支持與引導,激發幼兒自主性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自主性學習的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