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10-26 15:19:22
幼兒除了社會情感、社會認知的發展外,在社會行為方面,發展幼兒交往在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幼兒社會性交往是幼兒生長發育與個性發育的基本需要。是實現個體社會化發展過程所必須的。幼兒從家庭中走出來,向同伴伸出友誼的手,實際上是他社會性發展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注重幼兒情感——社會性的培養,注重幼兒園社會教育是20世紀末以來我國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風俗習慣、民間文化、藝術樣式等文化學的知識本身就是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內容所涉及的幾個塊面的知識之一。所以我們在把“蘆墟山歌”這一幼兒家鄉的傳統文化藝術融入幼兒教育,開發園本課程的研究中,不僅把它融入音樂教育,同時在讓幼兒感知、體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時,以此為情感激發點,建設、完善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有效地落實幼兒園社會領域目標。在進行了積極探索后初見成效。“蘆墟山歌”在幼兒社會教育的許多方面都有促進作用一、運用山歌藝術,激發幼兒美好情感。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五指活動”中十分注重社會教育,而活動的五指是相互聯系的、連貫的。他也曾指出“幼兒情感發展,對社會知識和規范的了解還通過健康、藝術、語言等領域實現。”“蘆墟山歌”這一具有獨特韻律和表現性的藝術,正是給幼兒情感——社會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激發點,為幼兒熱愛家鄉、熱愛民族、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民等美好情感提供了實際可感的具體內容。
“蘆墟山歌”是蘆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口頭文化遺產,它以自己獨特的蘆墟方言作為演唱的語言。孩子們通過錄像欣賞了老一輩演唱的山歌,以及江、浙、滬山歌大會串活動中,更是了解到“蘆墟山歌”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它是具有濃厚底蘊的地方傳統文化藝術,是吳歌的重要支脈,而且在吳中地區獨樹一幟。它以獨特的魅力被譽為“中國的鄉土明珠、世界的藝術珍寶”。小朋友們作為分湖的后代,知道自己將擔負起繼承這一寶貴民間文化藝術的重任,讓這朵民間奇葩永放光彩,大家一下子覺得無比自豪,激起了強烈的情緒和責任感。
在驚嘆、自豪之余,小朋友們對“蘆墟山歌”的內涵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了解了更多的社會文化知識,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在欣賞、學唱、收集山歌等活動中,小朋友們知道“蘆墟山歌”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勞動生活中憑著自己的智慧和藝術素養創造的一份口頭文化遺產,它體現了蘆墟人民的性格、思想和情感,反映了民族風格習慣、勞動情景和社會生活。小朋友們由此對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情感體驗,產生了向勞動人民學習的美好情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