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2015-12-11 18:41:04
女兒小晨6歲半了卻還沒上小學,天津家長吳悅倒是一點兒也不著急。今年4月,她臨時決定把原來居住的一套114平方米的房子賣了,買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熱門小學學區房。因為小學招生時新房還未交房,已滿6周歲的小晨錯過了今年入學季。(12月7日《中國青年報》)
為了能讓孩子上一個熱門學校,家長們可謂絞盡腦汁,招數也五花八門:有的不惜假離婚;有的寧愿讓孩子戶口掛在朋友或者親戚名下;還有的父母就像上述的家長那樣,寧愿蝸居或者不惜重金貸款購買學區房,在讓自己背負沉重經濟負擔的同時,也讓孩子背負上了不小的精神負擔。
不可否認,孩子的成才與教育環境的影響密不可分,所謂“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就是這個道理。然而這里的環境既包括學校環境,也包括家庭環境。而父母這種不惜一切代價進熱門學校的做法恰恰在向孩子營造了一種錯誤的“家庭環境”:似乎外界因素的重要性遠大于自身的努力,似乎學校教育就能包辦一切。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研究表明:孩子學習好不好和學校只有5%的關系,95%來自于家庭教育,以及社會環境。
有人曾經計算過孩子在學校和在家所待時間的對比。如果孩子早晨7:40到校,下午4:10分放學,除去吃飯,午休,課間的時間,一天的上課時間也就是4.5個小時左右。而在家庭中待的時間通常都會在12小時以上。可見,若從時間長短對人的影響看,真正影響孩子的還是家庭教育。
實際上,父母的價值觀、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做事的態度和習慣對一個人個性和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199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馬丁努思?韋爾特曼回憶自己的童年時說,家庭和父母的教育在人的成長中非常重要,“父母灌輸給你們的理想或者人生的目標將會影響你的一生,如果你們的父母希望你賺很多的錢,那么你肯定成不了科學家。”“對于任何人來說,生活當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家庭,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家長采取把孩子成才之寶押在學區房的瘋狂做法,實際上過分看重了學校環境,卻忽視了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努力的作用,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點。很多家長以為,孩子一旦進了熱門學校,就等于為將來成才加上了一把保險鎖,可事實上,縱觀古今中外的成名成家者,也并不是只有知識或學歷那么簡單,創新意識,應變處事之道,領導、組織、管理能力,忠誠、合作、開放、敬業的態度,都很重要。而良好的道德品質、崇高的信念追求、優良的性格內涵,比知識和學歷對人的成才更有裨益。而這些,并不只是熱門學校才具備,也并非學校教育就能完成。
家長們寄托于熱門學校無非是想讓自己孩子在成才路上省點事,可是,教育是想省就能省的事嗎?如果家長認識不到自身的責任,即便孩子進入到了熱門學校,能否成才恐怕也還是個大問號。
當然,之所以出現很多家長把孩子教育押寶在學區房上的現象,根本原因還在于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合理,但是,家長如果以為買了學區房就能上個好學校,孩子就能培養成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押寶學區房,實在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