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15-04-15 09:43:07
海淀區教育重大改革終于啟動了!多少人翹首以盼啊,雖然來得遲了點,但畢竟是來了!讓我們趕快來做第一次深刻的接觸吧!
第一大戰役:小試牛刀
海淀教委說這階段屬于試點,2015年1月—2015年9月進行,實際上能為大眾普遍感知的是4月中旬開始,主要是通過南部的羊坊店學區和北部的溫泉學區在2015年的幼升小、小升初中體現出來的,這兩個片區今年的幼升小、小升初就會有相應不小的動作了。
新組建的羊坊店學區由5所小學的8校區,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中學所構成,包括:七一小學、羊坊店四小、羊坊店中心小學、羊坊店中心小學分校、羊坊店五小、翠微小學一本部、翠微小學一分校、翠微小學二分校、育鴻學校、玉淵潭中學、五十七中,人大附中翠微學校,共9所學校12個校區。教改中將在新羊坊店學區內部,實現軟硬件資源統籌和共享、中小學打通銜接,通過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等手段,努力破解各校間不均衡的問題,力圖減少校際水平差距,這里最為家長心悸的玉淵潭中學將面臨重大調整,人附中翠微學校也將獲得更多的扶持,更快加強師資并通過多種手段提升教學品質,同時建立更廣泛的與人附中本校直通的培養模式。人大附中翠微學校將以人大附中本校的水平和完全相同的管理、教學模式打造海淀南部地區最優校。
新組建的溫泉學區,將原有的溫泉學區和蘇家坨學區合并,學區包括:翠微小學溫泉校區、東埠頭小學、白家疃小學、溫泉中心小學、溫泉中心小學分校、臺頭小學、紅星小學、北安河中心小學、蘇三四小學、蘇家坨中心小學、周家巷小學、北部新區實驗學校、溫泉二中、101中學溫泉校區、科迪實驗學校、四十七中,共15所學校,17個校區。其中,小學10所,11個校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2個校區(小學、初中各有1個校區),中學4所,4個校區。今年9月升入溫泉中心小學的幼升小學生,將在6年后按照40%的比例對口直升101中學溫泉校區。
在2015年幼升小、小升初招生結束,發放錄取通知書之后,對新羊坊店學區、新溫泉學區教改試點進行全方位總結,調整、完善改革操作實施方案,并形成統一模式,在2015年9月新學期開學后,向海淀區全鏡推廣、實施。可以這么說,新羊坊店學區的教改模式就是海淀區山前教育改革的最終版本;新溫泉學區的教改模式就是海淀區山后教育改革的最終版本。
第二大戰役:烽火連三月
2015年9月—2015年12月,這3、4個月的時間將是海淀區教改的攻堅階段,涉及的關系、利益、焦點、難點等問題將錯綜復雜,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將為全社會所高度關注!從聞風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海淀區的教育將有8個特別重大的變化。
1.海淀區重新劃分學區——遠比想象的難。
以現有的12個小學學區為基礎,依據街鎮行政區劃界限,將海淀區現有的122所小學、77所中學劃分為17個學區,對應29個街道、鎮,部分學區對應2至3個街道、鎮。今后,每個學區內將包括13至14所中學和小學,小學畢業生約1100至1300人,中學數量將與小學數量均衡,原則上學區間的優質教育資源數量大致相當。2015年年底前,使17個學區優質中小學覆蓋比例超過70%,也就是說本輪教改完成后會有70%左右的中小學生能夠進入優質的小學和初中校。但是聞風認為這里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海淀區巨無霸小學很多,像中關村系列小學、人大附小、海淀實驗小學、五一小學等,在畢業時,有時一所學校一個年級的畢業生就會超過1000人,要確保17個學區中的每個學區的小學畢業生都控制在1500人以內幾乎不可能,如果要達到每個學區13、14所中小學校的容量,那就難上加難了。以海淀中心學區為例看,中一小、中三小肯定要分開學區了,如果依然解決不了難道要把原來的巨無霸小學從內部拆分?抑或是只能通過讓巨無霸小學和中學聯辦直升、小學辦中學一體化……等等,給人帶來很多糾結的猜想。不過,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因為海淀西二旗、清河所屬片區屬于山前教育最弱的區域之一,本次改革將受到重點照顧。另外,海淀四季青學區在建設、師資等方面會按照高標準,馬上建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首師大附屬玉泉學校,現在這個片區也是挺弱的。
2.在各學區內做足文章——強勢改變原有升學模式。
教改完成后,各學區各小學義務教育責任區域保持不變,也就是說每所小學的劃片范圍不會做出改變。對片內各中學調整招生范圍,每所初中校和高中校所屬的初中部主要在學區內招生。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這9年中原則上在學區內就近入學,沒有特殊情況是不可以跨學區升學的。這其實也是東城、西城操作模式的翻版,升學模式是要完全一致了。海淀區將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對于優質中學不足的學區,將增加優質中學的數量,同時,以后,海淀的學區也會互相閉鎖了,很難跨學區了,在幼升小階段選一個從幼升小到中考、高考都能讓你保底、滿意的學區就很關鍵了,一用至少就是9年啊,甚至12年!
3.把普通小學捧起來——好機會樣樣給,強力“攪局”。
增加九年一貫制學校,并在學區內,擴大對口直升比例,特別側重薄弱小學與優質初中間的按比例對口直升。聞風做了測算,目前西城改革后新定的直升校有12所,約占到了全區小學的20%,東城區的比例那就更高了。畢竟中央和北京市的文件都規定了——九年制、對口直升、學區制是今后幾年教改的主要方向,以此看來,海淀區122所小學中未來至少將有20所小學是直升校,目前改革后新確定的只有車道溝小學、理工大學附小、彩和坊小學是直升,且直升的都是區重點中學級別的初中,無論從力度和影響力和家長的反應來看,都明顯在東城區、西城區之下。因此,下一步海淀區的直升校將明顯增加,這是必然的了,平均下來將至少會保證17個學區中每個學區有一所直升校。不過,海淀深度教改后有四個看點也讓人有無限的猜想:一是那4所最知名的附中——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首師大附中和十一學校、101中學,這六所市重點學校到底會不會搞直升校;二是如果這六所最知名的市重點中學搞直升,就要面向17個學區,平均每所市重點大約需要輻射3個學區,面對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這個資源該如何分配,哪個小學會被這么幸運地砸中;三是海淀區的這六所最知名的重點中學,到底會不會拿出大量的名額參加電腦大派位。海淀區無論進行什么樣的教改,就均衡優質教育資源而言都不可能有讓這6所知名中學參加大派位力度大。但是一旦參加大派位,“點招”的名額就將寥寥無幾或這些學校就完全失去自主招生權,這些名校,特別是那4所大牛級的附中可是“中央軍”,不屬于區教委所辦,“地方軍”整合“中央軍”,海淀教委可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啊;四是有一種意見認為海淀區15所優質教育公立校都應該辦小學直升校,它們是:人大附中、101中學、十一學校、清華附中、北大附中、首師大附中、理工附中、八一學校、中關村中學、交大附中、北航附中、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中學、20中學、民大附中、19中學。到底如何很令人期待!不過,據聞風初步了解清華附中有可能將整合全北京屬于清華附中辦的小學和中學,成立一個跨區縣的全市性的教育集團,歸北京市教委統一牽頭,在這個集團內可以做各種改革的嘗試。總之,海淀區的升學模式將向東城、西城那樣發生巨大的轉變,即便以后再掐尖,也大體只能在特批的特殊班型和相對固定的局部內進行了,更多是從原來的外部選拔轉向招生、錄取完畢后的內部挑選了。現在海淀區很多最普通的小學,已經開始顯露出直升跡象了,但愿你別著急,能夠平和地堅守和押守住這份幸運!
4.還要向前跨出一大步——要比東城、西城更有創新。
海淀區要對學區管理機制和職能進行大調整。第一,成立學區委員會。學區委員會由學區內各學校黨政正職,所在街道(鎮)辦事處、社區委員會代表,周邊單位代表,以及家長代表組成。學區委員會作為議事機構,將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思路、資源統籌、隨遷子女入學資格審核、協調學校和街(鎮)、社區的關系作出指導。第二,設立學區辦公室。學區辦公室是區教委的派出機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辦公室主任由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組織程序聘任。區教委根據學區所屬學校規模,核定下達辦公室人員編制。學區辦公室在學區委員會指導下,按照區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要求,處理學區的具體事務,其主要職能為:統籌學區內各類教育資源,協調學區內教師流動工作,協調學區內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切實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實權的設置,以便能因地制宜,隨時、及時、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第三,具體操辦幼升小、小升初事宜。區里出文件,教委宏觀控制,學區委員會、學區辦公室具體執行,海淀區幅員遼闊,這保證了上情及時下達后,高效、高質完成相關任務。在這方面明顯與東城區、西城區有區別,是海淀區的一種自我創新了。
5.建好的,“吃”好的——大力建設一批優質學校。
哪個學區缺好學校,就在哪個學區建設,在中短期內使優質教育資源落地生根,讓更多的優質小學、中學幫、扶、合、改、承普通小學和中學,條件、時機成熟、形成品牌的就對口直升。101中學溫泉校區和中關村三小萬柳北校區2015年建成,6月正式招生。這兩所學校共計新增學位4000個。今年還將加快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建設,在2016年建成,6月招生。后續海淀區還將公布建設一批新的優質學校,均為直升制學校。
6.讓好老師動起來——實現5%到10%的蛻變。
今后海淀區在規范學區制之后,最主要的一項工作是讓各學區內的老師能真正地在內部流動起來,畢竟優秀的師資是家長十分關注的。現在海淀區學區內的教師流動是5%,將很快增加到10%。緊接著,學區內各個中小學校的同科目老師將實現全學區集體備課,充分、快速、高質地提高所有任課老師的教研、教學水平,使優質的均衡教育實實在在落到實處。
7. 緊箍咒,大亮點——新的17個學區間教育質量展開大比拼。
學區間及學區內學校的辦學水平不均,是目前海淀區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后,各學區辦公室將作為學校教育質量的“評審團”,為學校教育、教學打分。海淀區主管教育的副區長傅首清說:“學生學習情況僅是其中一方面,還包括學校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等。”“學區辦公室將根據各校的綜合實力進行考評,在這個基礎上,學區間將按批次進行比較。先學區內均衡,再學區間縮減差距。”所以,各學區都有了緊箍咒,實實在在地抓調整學區后的教育、教學質量,使各個學區都能同步受益,教育質量評比落后的學區必將及時調整,以便做得更完善。這點比東城、西城來講是新的大亮點。
8.陡然提升的壓力——知名重點小學學生有點煩。
大家剛才看到了,海淀區保證在教改后大約有70%左右的孩子能進入優質小學校和初中校,這應該是涵蓋了民辦學校的,公立校最多解決60%左右。改革后,普通小學的畢業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入重點中學直升、對口直升的機會,而重點小學的學生不會獲得這樣的機會,他們要想獲得更多好的機會,拼課外說不定還要加碼——準備各種裸考重點學校、民辦校、寄宿校等的考試,如果不做這樣的準備,好機會就比以前差遠了!
第三大戰役:一錘定音
這個階段是2016年1月~2016年9月,將17個學區所在地區的學前、職業、社區社會等等教育資源納入學區管理。使17個學區多元優質教育資源更豐富、學生視野更開闊、學生生活更多彩,為素質教育鋪墊最廣泛的教育資源。這類似于西城區的”城宮“計劃和東城區的”三學院“計劃,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建設學校特色是一脈相稱的。到那個時候,海淀區的9年義務教育將開啟與眾不同的教育新格局!
海淀區這次深入教改非常與眾不同,作為山前教育的“正規軍“和作為山后教育的“游擊隊”、作為國家直屬高校辦學的“中央軍”和作為地區教委辦學的“地方軍”,同時開打“三大戰役”,在北京絕無僅有,必將驚心動魄!海淀區是北京最大的教育強區,她的深遠變化將波及到北京市的各個角落,一旦成功將使百萬個家庭近400萬人受益,非常值得我們共同期待!聞風后續將做更深入、更全面、更及時的獨家分析與解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