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晚報 2014-05-13 10:21:45
升學現象晴雨表
隨著太原幼升小政策的新鮮出爐,許多還習慣于躲在家長背后的小朋友們馬上就要成為背著書包上學的小學生了。讀小學,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轉折,隨著角色、要求和家長期望值的改變,許多孩子也許會產生諸多不適應。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進入小學后能夠盡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正是本期“升學寶”要關注的問題。
升學妙妙招
A守時:培養初步的時間觀念
“幼兒園的生活有其自身的一套作息制度,孩子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履行一日生活程序。從某種意義上講,孩子是在被動遵守時間,大班幼兒隨著知識經驗的豐富,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從而使孩子從被動地遵守時間變為主動地遵守時間,以幫助他們克服做事散漫、拖拉,總要別人催的習慣。”太原市新建路小學王艷麗老師表示。“在孩子入小學后,這種習慣有助于他合理地運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另外讓孩子形成時間觀念的同時,可以具體地認識一些時鐘知識,這種把認識時間與具體事項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能更好地完成過渡。”王老師說。
有了時間觀念后,就要讓孩子從心里接受“自己已經是一個小學生”的概念。“在幼兒園,由于幼兒教師時刻關心著孩子在園的全天活動,對孩子的照顧比較周全,孩子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大。小學老師主要將精力放在教學上,作業會比較多些,最初許多孩子會不適應,進而出現抗拒心理。”王老師表示,“家長可以讓孩子接觸身邊的小學生,了解小學生上課、作業、考試等情況,從而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B獨立:培養“自我完成”的意識
對比幼小差異,幼兒園的學習是松散型的,進入小學后,學習的模式成為課堂教育,只有課間休息時間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書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廁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難和問題要自己想辦法解決。“所以說,進入小學后,孩子學習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要慢慢地學會自己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孩子不僅要盡快適應新的學習要求,還要能獨立解決原來由幼兒園老師幫助解決的許多日常生活問題。”清徐縣實驗小學梁玉娥老師認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孩子建立“自我完成的意識”。梁老師強調:“在入小學前關注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前提。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除了會自己吃飯、穿衣、睡覺外,還要學會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膽地說,懂得講衛生和注意保護自己等。”
但是,時間一長,有些孩子就失去了興趣,開始忘記自己的職責。因此,責任感的建立也很重要。“家長要勤觀察,多引導,布置了任務要堅持要求、堅持檢查,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制作小紅旗或者小紅花來鼓勵孩子完成規定的練習任務。”梁老師補充道。
C學習:鍛煉、培養各種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的準備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也包括前閱讀、前書寫和初步計算能力。“入學前,家長要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有意注意、記憶及觀察能力的培養。閱讀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情況下,除了上課的書以外,學校老師都會要求孩子的書包里放一本課外書。這里所說的閱讀準備主要是指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訓練時成人應從讓孩子喜歡看書開始,然后會一頁一頁、一個內容一個內容地看書,還可以讓孩子接編故事、仿照講述、看圖講述等。這樣對孩子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會有力地促進。”對于讀書習慣的建立,梁老師說。
同時,注意力的培養對于好動的孩子來講也是一大挑戰。梁老師說:“上學后每堂課有40分鐘時間,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聽講,現在需要家長多培養孩子安靜專注地做某一件事情的能力。聽的習慣與能力是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標準之一,家長在與孩子說話時,不要反復地說,一句話說多了,則成了可聽可不聽的話。這樣的重復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相當不利。家長要對孩子聽的習慣負責,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過多重復自己的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