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廣網 2014-04-23 16:04:31
央廣網北京4月23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前天,一則視頻在網上多次轉發并被熱議,一對大陸夫妻帶著孩子在香港街頭小便,被港人攔住去路并遭圍觀者狂拍。從網友上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出,現場混亂,路人指責孩子父母,孩子被嚇得哇哇大哭。
雖然公共場所隨地小便不文明,但小孩生理自控能力差,父母使用紙尿布接住孩子便溺物,裝入口袋想找地方扔掉,這樣做也算是合情合理。
不過,即便這樣還是被人拍了照片,情急之下父親搶奪拍照者的相機和記憶卡,氣惱的母親更上手打了路人一耳光,事件由此升級到叫來了警察。
對此,網上討論的更加熱烈,支持、反對方各有觀點。我們來看看國外是否也發生過此類的爭論。在澳大利亞,是不是也有小朋友憋不住的情況呢?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的介紹:
胡方:在澳大利亞我從來沒看到過小孩子當街方便的事情,主要可能因為在澳大利亞公共廁所比例比較高,通常在一些孩子比較多的的公共場所,像衛生間設施特別是成人和小孩子的衛生器具大小不一樣,小孩子有專門小號的衛生設施。像這一類的人性化設置比較的普及,所以很少可以在公共場合看到小孩子隨地的大小便。
雖然在澳大利亞很少遇到發生在香港的那種情況,但是澳大利亞的民眾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都會顯得比較寬容,大家更愿意伸出援手。
胡方:雖然在澳大利亞孩子隨地大小便的事情并不是很多,但是類似的對環境或者衛生有所影響的事情也不是沒有。比如在澳大利亞有一個老大難,就是澳大利亞的醉鬼特別多,通常大部分情況,澳大利亞人對于這樣的醉鬼并不是特別樂意看到,一方面他們可能會隨時嘔吐導致了破壞環境和衛生,另外一方面有可能會當街鬧事。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我有一次在周末的街頭在悉尼市區就看到了有一個年輕人的小伙伴們喝醉了,當街吐了一地。這位年輕人一臉歉意的跑到隔壁的便利店里面去買一些紙巾準備把這個地面擦試干凈,當時路上好幾個路人態度非常的友善,幫助那位年輕人照顧好那位喝醉酒的同伴,甚至有人上前和他一起把這些擦試的紙巾扔到垃圾筒里。
在澳大利亞雖然大家并不是特別樂意的看到這些影響公共環境或者衛生的事情發生,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發生了這樣的行為,只要當事人能夠注意到善后并且對此表示歉意的話,很多人都是能夠理解的,因為誰也難保下一次您不會遇到這樣特殊的事情。
而在德國,家長一般都會給孩子戴紙尿布。同時,孩子的隱私受到嚴格的保護,路人不能隨意給孩子照相。全球華語廣播網德國觀察員薛成俊的介紹:
薛成俊:德國小孩從出生就開始穿尿不濕,而且通常都會戴到好幾歲,外出時父母都會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比如備好尿不濕等。雖然德國的公眾廁所比較少,但是根據法律規定,所有餐館、酒館、咖啡廳等有座位的餐飲行業必須要配備供顧客使用的衛生間,一些大型的購物中心也是如此。而且這些衛生間一般都會有專門為嬰幼兒準備的換洗臺,即便不是顧客也可以使用,有些是免費的,有些會酌情收取一定的費用。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尤其是小孩尿急也會有父母就近找個角落或者草叢樹底解決,之后會盡量處理干凈。對此路人也會給予充分的理解,畢竟小孩在這方面的自控能力還比較差,與道德和素質八竿子打不著。倒是用照相機拍照者會招來非議,鬧不好甚至還要吃官司。首先在德國給陌生兒童拍照片,必須要征得其父母的同意,再者拍攝兒童裸露照片尤其是女童更會被視為一種猥褻行為,已經不僅僅是受到指責的問題了,后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在這里也順便提醒一下來德國的游客,德國“假洋娃娃”特別好玩,想拍張照片,不行,一定事先得征得德國父母的同意才行。德國的公共廁所非常少,想方便可以就近找一家酒館或者是餐飲店要一杯啤酒或者是咖啡等飲料,然后去衛生間解決問題。
而在美國,社會對于兒童在公共場所大小便的爭議由來已久,并沒有定論。鳳凰衛視駐紐約記者龐哲的介紹:
龐哲:有人認為兒童自制能力和身體條件都不能跟成人一樣,所以對兒童應該以對身體有利為主要考慮,如果強迫兒童憋尿,不但會造成身體不適,也會導致心理障礙,也有父母親認為,美國的寵物狗隨地尿尿,沒有什么干凈便利的公共場所條件之下不應該對兒童過分嚴酷,連狗都不如。但是堅持反對觀點的人認為,在兒童成長過程當中任何一種行為都會養成習慣,這個習慣不但對生理上和心理上以及社會道德上都會有長期的后果,所以不應該讓孩子認為公共場所隨地小便是正常行為。
有很多父母表示,曾經看到在兒童游戲場養成隨地小便的孩子小便之后,其他的孩子會在有尿的地方繼續玩耍,導致了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的后果。更有人認為對兒童的隱私不利,在公共場所是暴露行為,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無論是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利。有的地區的父母可能會因此而被警察開罰單,罪名是沒有保護好孩子的隱私。
但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社會組織也只能建議父母做好準備,了解到所到之處是不是有公共場所衛生間以及攜帶足夠的替換的衣服和鞋子。也有人提議,可以在路邊或盡量找到草叢或樹后隱蔽的地方讓孩子尿尿,但是要讓孩子意識到這是萬不得已的一個最后措施,并不是正常行為。所以兒童因此應該建立一個自我節制的意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