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2013-08-20 17:42:25
今年北京小學入學人數在17.5萬人左右,比去年增加2.64萬人。而這種情況將持續到2017年,北京市幼升小都將是高峰年,每年的平均入學人數保守估計將在18萬以上,甚至達到20萬以上。據了解,每年北京“幼升小”劃片都有微調,買學區房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今年北京小學入學人數在17.5萬人左右,比去年增加2.64萬人。而這種情況將持續到2017年,北京市幼升小都將是高峰年,每年的平均入學人數保守估計將在18萬以上,甚至達到20萬以上。
而學位緊張帶來的是社會對“幼升小”問題的持續關注,每年都會出現的疑問今年再被一些家長提起。
“國家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為什么家門口的學校進不去?”對于部分家長的質疑,部分區縣相關負責人做出解答。在“就近”原則下,每年會在老格局下根據新建樓盤興起以及學校接收容量對劃片范圍進行微調。
按照工作進程,7月5日左右,各小學將發放錄取通知書,今年“幼升小”招生將正式結束。
1.劃片怎么來劃定?
西城區教委:劃片源于上世紀80年代初,新建筑興起加之小學大幅度合并致容量緊張
【案例】
一條馬路南北跨片區
6月25日下午兩點半左右,位于前三門大街邊上的北京順城街第一小學放學,早早等候的家長們一一領走孩子。
王大媽也來接二年級的孫女。她的兒子家住在西城眾益胡同,按劃片應分到涭水河小學,但考慮到對口初中,家人還是選擇了路程相近的順城街第一小學。順城街第一小學離王大媽家其實只有半站地,來回路程也就10分鐘左右,其對口初中有一些重點校。因為跨片,當年王大媽家為此還交了一定擇校費。
順城街第一小學劃片范圍主要在學校東邊和北邊的區域,就連隔一條馬路南邊的社區也不在劃片范圍內。一些家長為此感到不解。
【釋疑】
劃片時盡量不越過城市主干線
據西城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雖一條馬路之隔,在原區域劃分中,順城街第一小學屬老西城,而馬路南住宅則屬原宣武區。按學校劃片范圍,順城街第一小學的劃片范圍包括和平門社區、未英社區、六部口社區、未英胡同49號等地區。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區劃片標準仍沿用北京市上世紀80年代初的劃分范圍,當初區教委工作人員會進入居委會了解該區域有多少居民,多少適齡兒童,然后依據學校周邊人口數量大致劃定區域。“按當初測算,周邊學校可容納劃片學生,但隨著新建筑興起,加上這幾年小學大幅度合并,現已捉襟見肘。”
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老西城有百所學校,現合并為43所。“合并后就容易出現交叉和重疊問題。”有個別地區較復雜,既有道路更改,又有地上建筑物變化,區縣教委就面臨在之前劃分基礎上重新調研進行微調。他表示,當初劃定區域時還有個原則,為保證學生上下學安全,劃分時盡量不越過城市主干線。
對于上世紀80年代初設定的劃片范圍,幾個區縣相關負責人均表示,之前劃片范圍一旦改了會引起不平衡。
2.“學區房”如何設定?
民辦教育機構:學區房集中在東城、西城、海淀,年限等條件由學校根據每年招生情況設定
【案例】
58㎡學區房欲賣370萬
近期鏈家地產對北京1000個學區房樓盤進行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城六區學區房成交均價比非學區房高出約6.8%,而2013年截至目前,學區與非學區房的價格差達到11.2%,價格差距逐漸拉大。
有媒體走訪海淀區“上地東里(小區網論壇)”小區,因該小區為上地實驗小學學區房,并能直升北京101中學,該小區單價目前已突破6萬元/平方米,一位房主1995年花6萬元購置的一套58平米的住房,如今欲以370萬元出售。
【釋疑】
招生旺年學區房年限會延長
民辦教育機構清華園教育集團副校長聞風表示,學區房主要集中在東城、西城、海淀三個區,由于教育資源主要扎堆在這三個區,導致一些家長開始在三個區的重點小學周邊購置“學區房”。
聞風表示,對于學區房的年限等條件是由學校根據每年招生情況設定的,如果當年片區學生人數較多,加上共建生、條子生,學校會將學區房的年限提高,例如,府學、史家、北京實驗二小、黃城根、中古友誼、海淀實驗、中關村一小等知名小學都有3年至5年不等的房產購買時間限制,而且這也是有彈性的,招生旺年購房年限就延長。
他表示,東城、西城小升初重點率最高,每所小學都一樣。東城任意一所小學校內提供的小升初重點初中升學機會均為20%,西城是30%。家長所說的買學區房,一般也是指買重點小學附近的學區房。既然普通小學和重點小學學生升重點初中比例完全一致,那么買重點小學的學區房還有什么意義呢?
3.劃片就近入學真近嗎?
北京市教委:因學校布局和各種住宅區不完全均衡,只能“相對就近”
【案例】
名校被“劃走”
一位家住在西城區的家長反映,她家門口有三所學校,其中兩所都是很牛的小學,其中一所牛小離她家門口不過百米。婆婆和她老公當年都是那所小學畢業的。
現在有了劃分和信息采集后,她的孩子卻被劃到了第三所比較差的小學了。
【釋疑】
劃片就近免試入學只能“相對就近”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義務教育法規定:地方各級政府應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這就意味著,戶籍應是新生入學的唯一依據。據此,北京一直實行的是按戶籍所在地“劃片就近免試入學”政策。但由于學校布局和各種住宅區并不完全均衡,比如有的學校規模大,有的學校規模小;有的學校劃定的招生范圍內住宅區多,有的住宅區少,故只能是“相對就近”。
朝陽區教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沿用劃片范圍基礎上,一些學校實在接收不了新學生后,就會考慮臨近的其他學校。
石景山今年新成立的古城小學王校長也稱,在給學校劃片前,區教委工作人員會先調研學校的接收容量。
4.“片內生”標準為何變?
西城區教委:小學入學人數逐年遞增,今年起對片內和片外界限分得更清晰
“跨區”入學今年變難
【案例】
記者隨機暗訪了幾所小學,發現有些二三年級學生不是“片內生”,是通過交一定贊助費上了心儀學校。
6月25日,在西城某小學門口,來接孫女的孫大媽說,自家住在豐臺區大紅門附近,因家附近小學直升的中學不太好,所以選擇跨區到西城。她表示,前幾天該學校門口貼了一張今年的招生通知,上面明確規定,今年將不招收跨區學生,“今年跨區再上這所學校特困難。”
在6月中旬的“幼升小”報名中,各校對家長攜帶的戶口簿、房產證資料審核非常嚴格,就算持以上規定的證件前去報名或許也會出現不符規定的情況。
【釋疑】
今年起片內片外分界更清晰
西城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前由于學生不是很多,一些學校有空間也有能力接收一些片外學生,但隨著近兩年小學入學人數逐年遞增,一些問題暴露出來,所以今年起,小學對片內和片外的界限分得更清晰。
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年西城首先要保證解決本區適齡兒童入學,盡量不收外區學生。該區通過信息采集系統控制了一部分無序跨區、跨片流動者。很多學校都對片區范圍進行了明確規定,例如,黃城根小學在招生簡章后附的補充說明規定:父母、四老戶口、房產片區落戶滿三年的小朋友,就屬于片區生源。而在2010年該校的招生簡章上就沒有相關要求。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遏止跨片、跨區擇校,北京今年對16個區縣所有即將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進行信息采集,戶籍地或是居住地,信息采集時,二者選其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