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ol 2011-11-08 11:20:41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當下父母最迫切的愿望。于是,眾多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轉化為“名小情結”,家長們絞盡腦汁,爭相把孩子送入“名小”。
當前,在全國知名小學的擇校熱潮中,高校附屬小學成為擇校最為集中的靶向。在名牌高等院校的光環下,其附屬小學在師資力量、教學設備、辦學環境等方面占盡優勢,自然成為家長們爭奪優質教育資源的主戰場。
然而,由于高校附小實行自主招生,主要面向內部教職工子女招生,面向社會的招生名額有限。稀缺的資源使得爭取入學機會,演變成了“拼爹”的現象,變成家庭地位、金錢、權力、關系的交鋒。
從推動義務教育發展的均衡來看,高校附小的招生政策和管理體制亟待改革。
高校附小成“教二代”的大本營不利于實現教育公平
綜觀全國,特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一二線城市的著名大學基本都設有附屬小學,這些學校通常也是家長們趨之若鶩的對象。
由于歷史原因,高校附小不參與劃片,其優勢資源是用來滿足內部職工子女的入學需求,并不是服務于所在地區整體基礎教育發展,它通過降低內部職工子女的入學標準作為一項優惠的單位福利。因此,高校附小的招生對象主要為本校正式在編職工第二代或第三代子女、共建單位人員的子女以及部分擇校生。簡言之,對公眾開放程度不高。
以北京市教育資源最為集中的海淀區為例,各大名校的附屬小學、中學占據了最好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這些學校一般直接歸屬高校,不受當地教委的管理,實行完全獨立的招生政策。因此,這些學校通常不適用北京市小學生就近免試入學的政策,其招生公告上明確標明只為本校正式教職工服務,只接收本校教職工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子女。
高校附小,高度集中優質資源,低程度開放,不利于義務教育階段實現教育機會的平等。在公辦教育的系統內,將孩子天然的受教育權,人為地按照父母的身份加以劃分,造成的只能是特權和壟斷。擁有特殊地位、關系、權力、金錢的家長在競爭中占有絕對優勢,成為得利者和受益者,進一步成為社會兩極分化的助推器,嚴重損害了教育的公平。
高校附小招生政策可能滋生教育腐敗
高校附小入學機會的不平等、不完全透明,給金錢、地位、關系、權力提供了運作空間,甚至滋生了權力尋租和腐敗。據調查,擇高校附小的贊助費少則三五萬元,多則十幾萬元,并且還是在有相當人際關系的前提下。
家長的社會地位越高,在政府中權力越大,家長交的錢越多,其子女進入高校附小的機會就越大。在“教二代”之外,特殊子女也列入附小招生范疇。名校附小成了“富二代、官二代”的成長樂園。
在名額有限的條件下,由于有關擇校費收取和使用的規定不夠透明,存在著相當大的隨意性,這就給了權力和人情相當大的尋租空間。此外,高校附小沒有納入轄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管理,部分高校附小對教育經費進行挪用和截留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共建、擇校、贊助的錢,由誰管理?如何管理?這些都應引起政府部門高度的關注。
“拼爹”式的入學方式,以學生的家庭背景作為入學條件和基礎,最終帶來的只能是不公平、不公正。這種“拼爹”雖然贏來了優質教育資源,但也會帶給孩子扭曲的價值觀,難以在社會中形成公正風氣,對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極大損害。
推動高校附小體制改革莫讓“名小”成“拼爹”戰場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高校附小作為義務教育的國家公辦學校,在推動落實《綱要》進程中,更應責無旁貸,充分利用其優質的資源。為此建議:
一、改變現有學校的管理體制,脫離隸屬高校,將高校附小劃轉所屬地區,由地區教育部門統一管理,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負責高校附小的人、財、物等管理職責。特別是部屬高校附小,應由中央直管體制轉入地方管理,提高地方教育水平,實現地區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高校附小應最大程度上和最大范圍內促進義務教育的公平,要實現招生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程序公開、結果公示。即使是“教二代”,也要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全面推進教育公平,不斷擴展公共教育服務范圍,逐步實現義務教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三、著力解決擇校問題,規范捐資助學行為。建議對以入學名額為條件的共建、捐資助學行為,堅決取締,嚴格杜絕。同時,教育主管部門應設立專門的內部機構,管理接收捐資助學資金,推動教育事業社會化發展,對教育資金合理分配,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切實縮小校際差距。
四、實現教育公平,在均衡教育“硬件”資源的同時,保證學生共享優質的教育“軟件”資源。高校附小師資好、優質資源多,納入地方管理后,應切實加強區域內教師、校長交流制度。打造強弱校間、城鄉間的教育共同體,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公平分布;縮小校際、城鄉間的差距。
教育公平的最終實現有賴于充分的教育機會。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孩子享受平等上學的權利,讓公平的陽光照耀在每一個適齡兒童的身上,不要再讓“拼爹”這種不和諧的現象出現。
(人民政協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