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11-19 10:00:51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由于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不一樣,年幼的孩子變換了環境適應性差,所以幼小銜接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解決好幼小銜接問題,對孩子來說將會受益終生,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幼兒園里孩子是處于被照顧的地位。孩子餓了渴了冷了老師都會照顧到,孩子如果一不留神尿了褲子,保育老師會給孩子換。而且幼兒園教學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孩子會比較輕松,在整個幼兒園生活中他們始終扮演的是一種受到照顧和依附于別人的角色。
而小學教育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種獨立的角色進入小學生活的。并且小學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強。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動性。處于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征,在面對突然變化的環境往往有不適應感,也會形成一種焦慮,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所以社會普遍強調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這對于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家園齊動手做好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上,家長不是旁觀者,也不是監督者,而應該和幼兒園一起著手做好幼小銜接,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關鍵階段。
首先,老師應該從幼兒入學心里準備、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方面給予家長積極的指導,讓家長從思想上重視起來。
其次,需要老師走入孩子家庭中,了解家庭的工作,結合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指導家長從家庭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幼小銜接準備。
組織孩子參觀小學,了解小學的生活和學習狀態。還可以請小學老師或小學生到幼兒園里,來跟孩子們講座互動,讓孩子對小學充滿向往和積極的情感。
家長也可以有意識帶孩子去有上小學的孩子的親戚朋友家中,讓孩子多跟上了小學的哥哥姐姐接觸,更好的找到小學生的感覺。
總之,幼兒園家長多方合作,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準備,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學習打下基礎。
二、幼小銜接要解決好六個斷層
斷層一:關系人分離
孩子入學后,必須離開“第二個母親”角色的關系人──幼兒園教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這使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
斷層二:學習方式改變
小學中正規的科目學習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游戲、探索學習和發現學習方式有較大區別,孩子必須有適當的時間加以適應。
斷層三:行為規范不一致
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在小學不再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后,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融入集體,他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
斷層四:社會結構瓦解
孩子入小學后與幼兒園的友伴分離,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并為班級所認同。
斷層五:期望水平提升
家長和教師都會對上了學的孩子給予新的期望和壓力,為了學業而減少了孩子游戲、看電視的時間等。
斷層六:學習環境驟變
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自發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分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或學習障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