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2010-04-29 10:12:02
5.解“困”須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在公辦園缺位的情況下,民辦園迅速向回龍觀、天通苑兩大社區云集,各種形式的托幼園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在一家位于天通北苑居民樓的家庭托兒所,一層的外飄窗上,掛著“××幼稚園正在招生”的紅色橫幅。記者以咨詢為由敲門而入。6、7個不到兩歲的孩子正在室內玩耍,有一位來自河北的老師在照看他們。
在回龍觀或天通苑,幾乎每個小區內都有這樣的家庭托兒所。據知情人介紹,這種家辦園在兩個社區不下七八十所,對緩解兒童入園難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如何管理和規范這種家辦園,家辦園與公辦園及小學的接軌等問題,目前還沒有相關政策。
本市學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09年3月,市政協聯合民主黨派,就學前教育問題展開專題調研后,認為本市的學前教育與首都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不相適應,已經成為整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
市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鄒正方副教授,市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社會法室常紀文主任,近年來都曾就解決回龍觀等社區學前教育問題提出過提案。
鄒正方認為,北京市十大邊緣集團及一些新城,如北苑、酒仙橋、定福莊、大興、通州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幼兒“入園難”的問題,單靠區縣力量很難解決,需市里統籌協調。他建議在財政投入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兩個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馮曉霞教授認為,購買經適房的居民收入相對低,需要政策關懷,應把更多公共資源投入到這些地區來,在公辦幼兒園的布局上要首先考慮這些區域。
面對“入園難、入園貴”的呼聲,教育主管部門如何采取相應措施,加以緩解或解決,已經成為家長們的期盼。
回龍觀地區新生兒出生數字(2005年-2009年)
2005年:834人
2006年:910人
2007年:1564人
2008年:1715人
2009年:2135人
(數據來源:回龍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回龍觀、天通苑部分幼兒園收費情況一覽
(截至4月份·記者整理)
北京昌平匯佳幼兒園國際園,保教費:850元/月,伙食費:350元/月,合計費用:1200元/月,備注:已招滿。全年還需另交2萬元學費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紅黃藍幼兒園,保教費:2180(3歲以下)1980(3歲以上)元/月,伙食費:300元/月,合計費用:2480(3歲以下)2280(3歲以上)元/月,備注:9月份插班需登記排隊
北京昌平綠貝兒中英文幼稚園,保教費:1730(英語實驗班)1074(普通班)元/月,伙食費:286元/月,合計費用:2016(英語實驗班)1360(普通班)元/月,備注:普通班已招滿,英語實驗班有少量名額
北京市昌平區愛蕾幼兒園,保教費:1400元/月,伙食費:280元/月,合計費用:1680元/月,備注:基本滿員,報名需交2000定金。實驗班費用2250元/月
北京昌平奕青音樂幼兒園,保教費:1320元/月,伙食費:330元/月,合計費用:1650元/月,備注:有少量名額
采訪手記
期待公辦園早進大社區
去年年底,市政協委員常紀文在回龍觀社區網上發帖,征集兩會提案。居民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一是教育,二是交通。隨后,他又發帖尋求為解決幼兒“入園難”支招,結果要求“建公辦園”成為大家最強烈的呼聲。
回龍觀和天通苑是兩個超大型居民社區,約居住著70-80萬人口,十年來沒新建一所公辦幼兒園。有居民戲稱“公辦幼兒園對我們來說只是個‘傳說’”。
公辦園在新建社區的缺位,影響至少有三:一是幼兒“入園難”問題更加突出;二是對“入園貴”現象難以進行價格平抑;三是幼兒正規教育的示范作用無從借鑒。結果可能是,家長雖支付了高學費,但孩子享受不到優質的學前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市教委也提出在2010年要“加大政府對公辦學前教育設施建設的投入”;與此呼應,本市計劃在三年內將新建和改建擴建118所公辦幼兒園。這無疑都是好消息。
解決孩子“入園難、入園貴”看似小事,其實小事不小。在大型新建社區,在年輕人可能集中居住的地方,尤其要重視,因為它能為眾多的年輕家庭解除后顧之憂,這本身就是一個深受歡迎的民心工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