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斐翔 2010-03-07 10:33:13
學區房享有就近入學的優惠政策,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區房成為目前樓市中獨特的風景線。有些人認為,即使自己用不上學區房,也可以作為投資,或出讓或出租。一份投資,真的能帶來兩份回報嗎?
家長捧熱學區房
“孟母三遷”的故事在現代家庭中不同程度地上演著:為了讓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不少家長將目光瞄準那些教學質量好的學校,學區房購買熱不斷升溫。
學區房的概念由來已久,它是指在一定區域內購房,購房者本人的子女可就讀重點中小學或者幼兒園。
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5.6%的購買者希望小區內或附近有配套的學校;11.2%的購房者將學校視為購買物業的決定因素;43.2%的購房者需要小區周圍至少有一個重點級的學校;僅有15.8%的購房者認為教育問題對其購房無關緊要。而上海教育環境最好的地區,調查者選擇結果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徐匯區、楊浦區和黃浦區。
承擔政策變動風險
對于許多家庭來說,購買學區房在付出更多資金的同時,還必須承擔政策變動的風險。許多房子雖然與名校或者幼兒園只是咫尺之遙,但可能并不屬于相關的區域中,買下來也不一定能對口入學。有的樓盤所在區域今年還在這個學校招生范圍內,明年或許就歸到另外一所學校了。
即使購房者事先去相關學校核實了自己購買的房子屬于相關的學區,但是根據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學校的規定,可能需要符合在這個區域中居住一段時期的條件才能入學。有關專家也指出,即使進入名校,還是需要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前程。因此,對于“孟母”們來說,在購買學區房之前,一定要三思。
房價已有透支跡象
隨著“新千年寶寶”、“新世紀寶寶”逐漸到了入學期,這兩年上海的學區房行情火爆。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赤峰路上有兩幢同樣結構、同樣房齡的住宅,只隔一條馬路,但就因前者正好被劃到了一個較好小學的“學區”,兩者的房價竟相差1000多元/平方米。
購買學區房實現入學目標后,多用于出讓或者出租。但是,最終的結果并不一定能如意。首先,上海絕大多數的學區房已經透支了今后的房價,遠遠高于同區域其他房產的價格。如果只是為了出租,首先要考慮租金與房價的租售比。從國際上的情況來看,投資性房產的年租金回報率正常水平一般處于4%至5%,投資者可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