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報道 作者:江水 2010-01-19 09:19:37
美國也存在“學區房”的概念,不過與中國的情況差異很大。
由于美國的房子每年需要交房產價1%-3%的不動產稅(propertytax),這部分錢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基本用于學校和公共設施的投入上,因此美國的社區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學區”。
如果一個好學區已經形成,其房屋溢價率高,那就意味著每年需要交納的稅收也會多很多,相應的在學校和教育上的投入自然也就高很多,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在制度和經費上保證了教育的質量。
有些純居住區的社區還要額外交學區費,主要是因為這些較高級的住宅區內沒有大型企業、商業,居民要多承擔些教育經費。有些區有企業和大商場,政府有足夠的稅源,居民負擔相對小些。
與中國普及化、公平化的義務教育不同,這種“學區制度”比較公平,高質量的教育是由當地居民自己來買單的,即使是后搬入者,由于不動產稅(propertytax)是每年都要繳納的,所以也是相對公平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